因此处姚姓居民居多,且位于张桥镇北边,得名北姚,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北姚村村民委员会。解放以后废除保甲制,北姚为自然村庄,隶属早庙乡;1952年至1957年为北姚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北姚生产大队,属张桥人民公社;1961年属早庙人民公社;1966年公社更名,属红星人民公社,1971年公社复名,仍属之;1983年体制改革,生产大队改村,公社改乡,为早庙乡北姚村;2006年河东村并入北姚……。 |
清代姚姓从东姚村迁此定居,取名姚村,后为区分存别,茨芭东称为东姚村,茨芭北定名为北姚村。清代属塔亭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六区(苏坟)。1947年属苏坟镇。1948年属六区(茨芭)。1958年置大庄大队,属茨芭人民公社。1961年属茨芭区。1965年属茨芭人民公社。1966年建北姚村大队。1984年设北姚村村民委员会,属茨芭乡。2008年茨芭乡撤乡建镇,属茨芭镇。北姚村……。 |
北姚村位于思礼镇东部,东邻二环路、南临北海路、北邻荆华路。全村现有耕地1000余亩,四个居民组,农业人口1150人,房380座,党员29名,预备党员1名。全村集体收入3万元。近些年来年来,在镇党委的安排部署下,广大党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习马克思李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重要思想,坚持用理论武装自己,坚定信念,反对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在党的组织下,做好“三会一课”,每月5号、15号、25号学习玉川先……。 |
北姚村是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金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622002999。 |
北姚村是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03101207。 |
解放初期属北姚管区,向西包括高义、姜杨、姚古、封村、崇德、寨子,向东包括孟东、孟西、唐村、纪村。后又改为北姚乡,成立人民公社后分为北一村、北二村,2015年1月又将北一村、北二村合并为北姚村。北姚村……。 |
1958年5月,设立北姚生产大队。1984年7月,孝义实行乡镇村制,撤销北姚生产大队,设立北姚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北姚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北姚村……。 |
明中后期看护墓地之处,后壮大成北姚庄,定为北姚。明、清时期为北姚,属襄陵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隶属前进公社。1959年1月,襄汾县撤销,属侯马市管辖。1961年7月恢复襄汾县建制,隶属襄汾县管辖。几经变更,到1979年底为北姚大队,归古城公社管辖。1984年2月改行乡镇制,改称为北姚村民委员会,隶属古城镇管辖至今。北姚……。 |
北姚村位于王村镇东南方向,是一个纯农业村,属丘陵山区,全村有7个自然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总户数196户,人口604人(其中男劳动力180人,女劳动力104人),党员有32名(其中男党员29名,女党员3名)。耕地面积2515亩,四荒面积892.37亩。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北姚村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北姚村村民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大棚蔬菜的种植,其中冬棚25架,总面积85亩;生贵式春棚……。 |
庙上乡北姚村位于涑水河南董夹路边,距乡政府约2公里处的东北方向,全村三个居民组,252户,1050口人,党员32人,村组干部6人,耕地面积2936亩随着农廉建设工作的学习和落实,干部作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过去的指导工作变为引导和服务工作,尤其是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广大村民更新了观念,拓宽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截止目前,全村枣树面积1800亩,棉花面积1000亩,年收入40……。 |
北姚村位于平遥古城西大约五公里处,属于近郊地区。本村有人口1242人,户数535户,耕地2165亩,主要种植玉米,高粱,黄豆等传统农作物,农业收入普遍不高,个别农户经营养殖业。村民收入主要靠在邻近村乡镇小企业打工,外出打工以及从事建筑行业。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30.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万元,林业3万元,牧业110万元,工业1000万元,其他207.3万元,人均年收入46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