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关上村

关上村

  关上村:位于镇罗营镇东北3.5公里处。……。
  关上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岷县,地处岷县西寨镇西面,地势狭窄,故名。自古以来,一直以关上命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于西寨人民公社的一部分,统一由西寨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设关上村委会至今一直沿用。关上村……。
  关上村是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城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221100208。
  关上村位于思南县东部邵家桥镇东部,北抵沙槽村,西邻珠池坝村,南接王家寨村,东与天桥乡接攘。距县城20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总户数168户,总人口680人,少数民族人口113人(以苗族、土家族为主),劳动力250人,村域内有胡家、龚家湾、大坪、大关、小关、桃子岩6个个组;有耕地面积559.99亩,其中田341亩,土218.99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大豆等为主。人均粮食占有量200……。
  关上村位于马场乡东部,东与平坝县隔河相望,西与中心村接壤,南与营合乡毗邻,北与清镇市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全村辖11个村民组,456户1636人,耕地面积1611亩,其中田621亩,土990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
  关上村距离乡政府30公里,地处高寒山区,耕地1270亩,林地1800余亩,由原来的小村关上、渔洋庙两个小村合并而成。辖27个村民小组,388户1150人。茶叶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支柱,全村种植面积达500亩,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三千多元。……。
  本称关下,原福田镇所属关下村后划为鸡冠山乡,为使本乡的村委会不重名,且比较原福田镇关下村比较地势稍高,遂改称为关上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萍北六区宜德乡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上栗区南源乡称关下村。合作社时期称南源高级社。1958年属上栗公社称南源大队。1960年与南源分开,称关下大队。1961年属南源公社称关下大队,1966年改属鸡冠山综合垦殖场,1972年9月为避免同名,改为关上村。……。
  因该地地处关口子上面,故名。1958年组建了关上生产大队,1984年设立关上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现隶属户家塬镇。关上村……。
  1958年至1961年公社化,为关上大队,属刘家坪公社。1984年5月实行乡(镇)村制,刘家坪公社改为刘家坪乡,关上大队改为关上村委会,属刘家坪乡。2002年,撤销刘家坪乡,新设车鸣峪乡,关上村委会改属车鸣峪乡,同年3月,根据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行政村撤并工作实施方案中发〔2002〕4号文件,将任家湾、石宝庄和布施合并至关上村委会,属车鸣峪乡,2021年3月24日后车鸣峪乡整乡建制并入暖泉镇。现属暖……。
  关上村地处襄垣·屯留为县交界,地势较高,地理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据《襄垣县志》记载:明朝洪武、正统年间在五巑之阳设巡检司,名曰:五巑关。后来人们简称关上。因地处交通要道,军事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上村由此得名。明清时期属襄垣县平善乡西厢里;民国时期属襄垣县第二区第二十五编村;1953年实行区乡制属襄垣县第四区关上乡;1954年实行乡村制属襄垣县司马乡关上村;1958年实行社队制属襄垣县司马(1……。
  关上村是和顺县最西部的一个村,与榆次相邻紧靠董榆公路,距镇政府15公里,距离和顺县城65公里。全村共36户,94口人,其中劳动力40人,耕地面积381.5亩,以种植业和养牛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土豆、玉米、肉牛存栏107头,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2687元。……。
  原属团坡大队,1984年4月从团坡大队分出,设关上镇,1988年改称关上村公所,2000年10月村改委后称关上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关上村……。
  纳西语地名。“嘎罗”指很窄的地方,后来兵家在此设关卡防守阵得名“关上”。1950年为关上行政村,1954年为关上乡,1958年为关上管理区,1961年为关上大队,1963年为关上公社,1966年为关上大队;1984年为关上乡,1988年为关上行政村,2001年村改委为关上村民委员会至今。关上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