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坑村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2206209。 |
因境内高坑塘得名。因塘中出现大坑,故名。1953年取名石龙村;1961年设立石龙生产大队;1980年更名为高坑大队;1984年更为高坑村;2003年高坑村和水竹村合并为高坑村。高坑村……。 |
高坑村位于梅岭镇政府驻地北部,直距1.3公里。东面是诏宫公路,西至宫口港内江,南连下何,北至石城。包括高坑,田畔二个自然村,村委会驻高坑村。地处沿海平原,黄姓聚居,计607人,2549人,汉族,讲闽南活,组成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45亩,其中水田652亩,农地693亩,主种地瓜、花生、水稻。渔业方面,捕养并重,虾池350亩,放笼船36只。先有制鞋加工厂一家,小型针织厂2个。自来水加压站一个。山……。 |
寮仔村位于梅岭镇政府驻地北部,直距4.6公里。东临诏安湾,西至牙头山与桥东镇交界,南邻峰岐,北与金星乡接壤。辖寮雅一个自然村,村委会驻此。何氏村落,聚落呈梯形。299户,1209人,汉族,讲闽南话,组成6个村民小组。地处海滨,渔农并举。耕地面积960亩,其中水田320亩,农地640亩。主种水稻、西瓜,兼种花生、地瓜。西瓜是本村特产,以肉脆、味香甜而远销外地。还有荔枝、李等经济作物。山林地1300亩……。 |
高坑村概况【地名含义】古南宋永宁卫高氏家族携眷籍捷足先登开埠,因此得名古高登乡。1958年沿海发生建国初最大水灾泛滥,水灾冲洗千亩良田成为坑坑洼洼,一片狼藉,当时工作组住点上报时,以高坑村命名。别名,高登里。【历史沿革】南宋宁宗三年(公元1194年)为澳后埠。南宋宁宗十一年(1202年)永宁卫高氏家族开埠澳后改成高登乡。元、明、清、民国、共和国,1958年沿用高登乡756年之久。1958年改为高坑……。 |
高坑村位于石码镇西南部,东至山后村,西至榜山都边,南至紫云山,北至登弟村。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有1324户5266人,其中高坑260户973人、罗锦354户1432人、半港90户375人、文美90户386人、新厝90户400人、林坑140户570人、港口300户1130人。 政区沿革 新中国初期高坑村属海澄县山后乡所辖,1955年至1957年改为建明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改为海澄县莲花公社高……。 |
位于一座较高的山峰下,村民在一块坑洼地崎岖不平建居,故称高坑村,故名。1945年属高坑侯卿保。1950年属第四区侯卿乡。1958年属国强公社称高坑大队,1984年改称高坑村委会。高坑村是国强乡政府所在地,更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918户,3246人,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82名。耕地约2200亩,山地面积约3500亩。经济作物主要为蜜柚。辖区内有保存完好的“六成楼”土楼……。 |
高坑村位于大同镇东南部,东与新桥镇塘背村为界,南与策武镇李田村相连,西与黄屋村接壤,北与师福村相邻,全村由高坑、罗地、曾坑三个自然村组成,共七个村民小组,316户,总人口1238人,党员47人,村两委干部5人,村民代表28人,村域面积达699.5公顷,耕地面积729亩(其中水田685亩)林地面积7500亩,村财收入6万元,中心村距县城3.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近郊山区村。改革开放以来,我村经济得到较……。 |
高坑村位于花崇线省道旁,穿村而过,有2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76户,246人,党员13人。村域面积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0亩,林地面积5960亩,村财收入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60元。高坑村山水环绕,环境优美,古树参天,村内有高坑水库和村水口及原始生态林,均被列为县级保护单位,是省级生态村。近年来,村两委认真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生态保护和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持之以恒抓改造、建设及……。 |
高坑村地处嵩口镇北大门,距嵩口4.5公里,距清县城1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193户,总人口796人,分为5个自然小组,耕地面积400亩,山林面积13781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360亩,自留山927亩,人均1.1亩)。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18人,农民人均收入4175元,村财收入4.5万元,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水果“三蜜”、烤烟及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劳务输出、外出经商办厂等。 ……。 |
高坑村地处翠屏湖畔,202省道贯穿全村,宁古线交汇地段,海拔400米,东接永安村,本邻坂中村,距吉巷乡政府8公里,距县城18公里。全村分高坑、黄坑、矮树下三个自然村,全村共415户,总人口1613人,其中库区移民1266人,耕地面积938亩。主要靠食用菌生产所得收入。目前食用菌生产以白木耳为主,年生产约4千多筒,现有水果面积800亩。……。 |
因村址驻地在山地区的一条很长的山沟坪地,山高水长,故名。1960年称高声大队,1975年称高坑大队,1984年—1987年称高坑乡,1987年称高坑管理区,1999年改称高坑村委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高坑村……。 |
原是礼高村分割出来,因大部分居住在一个坑里,故名。1983年12月7日撤销大队改为乡,1986年4月由原乡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管理区,1999年设村委会,沿用至今。高坑村……。 |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称高坑大队;1984年,撤社设区,高坑大队改为高坑乡,1987年,高坑乡改为高坑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高坑村民委员会命名以来沿用至今。高坑村……。 |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长滩乡,分设长滩、龙岩两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大畈区九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大畈管理区,改设为长滩生产大队和龙岩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大畈区官塘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官塘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大畈区白泥乡,复设长滩、龙岩两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大畈镇;1999年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