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处浮山脚下得名,故得名浮山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风人民公社浮山管理区;1961年浮山大队、双岗大队属浮山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浮山村、双岗村属浮山乡;1992年2月浮山村、双岗村属浮山镇;2005年双岗村并入浮山村,属浮山镇至今。浮山村由原浮山村、双岗村两村合并而成,辖28个自然村庄,57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4450人,耕地面积5483亩,山场面积2435.94亩,水面1……。 |
浮山村位于峨桥镇东部,历史上曾隶属于浮山公社。浮山乡,二00四年划入峨桥镇,由原来的泊口、丰圩、新屋三村合并而成。浮山村东靠泊口河,北临漳河,西隔峨溪河与镇政府相望,南与丰裕村为邻。浮山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准九路从村的北端穿境而过,浮峨路横穿村中心向南而去直达繁昌县。全村东西长为2公里,南北长为4公里, 面积8平方米公里。、浮山村现有人口四千八百多人,为峨桥镇第一。现有党员140人,村两委干……。 |
浮山村位于张桥镇西部约4公里处称张桥西大门,全村3483人,728户,6461亩承包耕地,28个村民组,57名正式党员,6名村干部,两所小学校,一所村医疗室,2个养猪场,以北所小二型水库,一所二级电灌站,全村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为主,村内道路通畅,民风淳朴,全村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到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中,全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
因其境有座山,名为浮山,坐落在淮河南岸,除南面与紫阳山岭相邻,其余东西北三面处于淮河的环绕之中,无论在山顶或淮河下面,观其山大有浮于淮河水面之势,故名浮山,村以山得名,故得名浮山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解放后成立大街、小街、腰陈村,隶属浮山乡;1955年为大街、小街、腰陈初级社;1956年为大街、小街、腰陈高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成立大街、小街、西村、腰陈大队,属先锋公社;1961年属柳巷公社……。 |
浮山村位于永定县坎市镇政府以南1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共有耕地面积297.6亩,林地面积1124.5亩,辖11个村民小组,430户人家,总人口1639人,其中劳动人口1205人。全村现以种植业(水稻、蔬菜、烤烟、茶叶、水果)、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50元,粮食播种面积2326亩,产量约为885吨。……。 |
虎贝乡浮山村地处蕉城区西北部,距市区49公里,平均海拔840米,辖浮山、三里林、坪路、桥头4个自然村。浮山村属区级贫困村,整个村人口约760人,属典型的老区基点村。当地主要发展香菇、竹木加工、水稻等产业。也是区委、区政府指定帮扶村之一。近年来,浮山村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翠冠梨、水蜜桃等,实行连片种植,建设茶果厂,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
村舍置于一片平洋中的小山坡上,远远望去,象浮在水面上,故名。宋属永福乡永寿里,有龙庆境,禧庵境,上吾境,东太境,明属南上隅永寿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东张镇,1943年属玉埔保,1950年属6区墩头乡,1958年属东张公社墩头大队,1961年属镜洋公社西山大队,1979年因重名改为浮山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镜洋乡。1993年乡改镇,亦随之。浮山村位于镜洋镇南侧,北通往玉埔村,……。 |
由浮山良种场改制为浮山行政村。2004年12月27日,由浮山良种场设制为浮山行政村,属洋后镇。浮山村……。 |
浮山有三个地名来历说法(浮山、獭窟、獭江)。一、浮山:据载:唐朝僖宗光启三年(887)浙江省杭州灵隐寺慧远禅师云游南下衣钵渡海来到这海岛东山南麓建一座寺庙寺建成后要命何名一时难定,但是这海岛四面皆海受波浪冲动,恍若浮悬海中,于是称“浮山寺”,浮山这个地名也由此得名。二、獭窟:相传有两种说法:①堪舆家以地形像獭,故名。獭江这个地名也延续至今,现小学、中学、老人协会都以獭江命名。明、清年代属泉州府惠安……。 |
因传说此地山上有两株松树(神树)晚上山和树同浮到大目岛,白天乃浮回原地,故名。1949年至1955年属第四区,(牙城区)陇头乡为浮山村。1956年划归水门区管辖为浮山村1957年成立浮山大队属水门区,陇头公社管辖。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浮山生产大队。1961年分为油岗,山园两大队,1966年后又合并为浮山大队,属三……。 |
明朝年间许姓祖先到此定居,因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四季如春,犹如一朵芙蓉,故名。新中国成立前属南靖县龙园乡芙山保,新中国成立初属南靖县第六区芙山乡,1957年划归龙溪县,1959年属龙溪县程溪公社芙山大队,1960年并县称龙海县程溪公社芙山大队,1984年改称龙海县程溪乡芙山村委会。1988年改为龙海县程溪镇芙山村委会,1993年改称为龙海市程溪镇芙山村委会并沿用至今。并沿用至今。浮山村……。 |
浮山村地处仙泉公路西约1.5公里,与浮埔村、京陇村毗邻,距惠城约28公里,全村总面积约856亩,其中耕地面积514亩,非耕地面积342亩,总人口1696人,271户,属纯农村。全村2009年经济总收入48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455元。经济状况:以农业为主,大面积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等经济作物,鱼池53亩。基础设施方面:去年以来,修筑村道路基3200米,水泥路面3200米,修筑水泥坛场600平方米……。 |
村委会因处在海拔九百多米高的浮山岭山麓而得名,故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并入高坡大队,1960年体制下放才分开成立浮山大队。1983年改为浮山乡,1986年改为浮山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浮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浮山村……。 |
因出钟厝岭西侧山麓延伸之埠地,昔年是黄冈河和大小榕溪汇流时冲积形成的沙洲,经长期沉积沙洲逐渐上升如小山,故名。1951年称浮山乡;1958年称浮山大队;1983年称浮山乡;1986年称浮山村委会;1990年称浮山管理区;1999年设浮山村委会,沿用至今。浮山村……。 |
浮山村玉湖镇浮山村简介 浮山村位于玉湖镇东南方,耕地面积2758.92亩,山地面积4048亩。总户数2424户共11130人,两委干部9人,党总支下设9个党支部,党员156人。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269元。 浮山村是一个人多地少、以农为主的村社。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出珠三角务工、经商的人口多达几千人,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乡贤回归策略,广大乡贤心系桑梓、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