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复兴村[2]

复兴村[2]

  以境内复兴寺而得名。建国初,以境内复兴寺取名复兴大队。后改大队为村。2004年由复兴村、涪陵村合并成复兴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复兴村……。
  因境内修建一寺庙,寓意周而复始、香火兴旺,故名。原复兴村大队,1984年为复兴村,2004年寨门村并入,沿用至今。复兴村……。
  取“光复兴旺”之意而得名。复兴村1950年前属新民乡第七保。1951年命名复兴村,取“光复兴旺”之意。1958年为复兴管理区,1961年为复兴大队,1983年改名复兴村。新六村1950年前属新民乡第六保,1951年为保留编号命名为“新六村”,1958年为新六管理区,1961年新六大队,1983年改为新六村。2007年,复兴村、新六村合并为复兴村。复兴村……。
  取“中华民族再次兴盛”之意,故名复兴村。建国前属高观乡三保。建国初属高望乡的三村所辖地区。1953年归属白岩乡。1956年建复兴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更名为复兴大队。1984年更名为复兴村,设立复兴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销白岩乡,复兴村归属高观镇所辖。2004年丝礼村并入复兴村。复兴村……。
  因辖区内复兴坝得名复兴村。民国时期属龙洞乡第14保。1951年4月属龙洞乡复兴村;1953年8月从龙洞乡析置九重乡,属该乡复兴村;1955年12月撤九重乡,复兴村复属龙洞乡;1959年复兴村划入车盘公社,为该公社复兴管区;1961年复属龙洞公社,为该公社复兴大队;1967年更名前进大队;1972年复名复兴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复兴坝大队;1984年1月撤公社建龙洞乡,辖复兴坝村;2003年……。
  取复兴社会之意,得名复兴村。民国时期为三汇乡15保,1951年为三汇乡,以复兴社会之意命名复兴村,1958年为三汇公社复兴大队,1962年为红星公社复兴大队,1981年为智华公社复兴大队。1984年设立复兴村村民委员会,属智华乡。1992年随乡并入三汇镇,沿用至今。复兴村……。
  原复兴村辖区内有地名为复兴场,故名。1949年前为十二都八甲地名,1951年改十二都八甲为复兴乡,1958年为复兴公社,1983年为傅家乡,1951年改八甲为复兴乡,1958年为复兴公社,1992年更名为傅家镇,2005年10月撤销傅家镇,分为两个行政村,即现在的复兴村、兴农村。复兴村……。
  寓意此地居民兴旺发达,生活美满,得名复兴。1981年建立复兴大队,隶属孝溪公社。1983年改复兴大队为复兴村,设立村民委员会,隶属孝溪乡。2021年行政区划调整隶属清溪街道。该名沿用至今。复兴村……。
  复兴村是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00110003217。
  复兴村基本简介 复兴村位于吐祥镇东北方向,东与青林村临界,南与新桥、禹王宫居委会临界,西与新林村临界,北与龙河、燕子村临界。幅员面积15000亩,合计人口3225人,共929户。现复兴村是由原复兴村10个小组和原白云村12个小组合并而成,合并以后共分6个小组。分别成立小组长。一、二、三、四、五、六小组分别由黄守富、王龙金、龙开祝、刘志松、杨春宇、刘志炳担任小组长。全村主产业分别是传统农作物玉米、水……。
  复兴村座落于汀江河畔东南方向.东与下都乡璜溪交界,西与仙村村交界,南与下都乡新寨村交界,北与古坊村相连,离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福建棉花滩电站库区移民村。全村5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相距2-3公里,村落分散,现有90户,人口383人,山林面积9512亩,耕地面积439亩,党员35名,电站一家,装机容量100千瓦。复兴村历来以林业、竹业为主,目前盛产黄笋干、沙田 柚、蜜柚、黄梅、红柿、枇杷,建有5……。
  长汀县馆前镇复兴村位于武夷山南段东支馆前地段,与新桥镇刘坊村鸳鸯村接壤。全村409户,1659人,0党员62人,村民代表35人,辖上严屋、下严屋、水口背等十个村民小组,有山地13.5万亩,林地1.39万亩,耕地1625亩。村内四千多米水泥路纵横交错,村道绿树成荫,与省道洋万线相接,距县城24公里乡镇所在地3公里,交通便捷。60余盏照明路灯横贯全村。复兴,土地肥沃,碧野粮丰,是我县主要产粮区和烤烟基……。
  复兴村地处九峰镇东部207省道边,距镇区2公里,共有23个村民小组,986户4176人,2所小学,村财年收入3500元。村支部委员4人,村委会委员4名,全村党员76名(其中女党员9名)。耕地面积1980亩,山地面积11230多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种植蜜柚及养猪、耕种稻谷、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6800元。……。
  1935年以前叫大屲滩,属于皋兰县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为永登县红古公社民建大队。1960年4月为红古区平安公社复兴大队,1983年社改时设复兴村委会。复兴村……。
  明清时期,此村一带常有土匪出没,当时人们将此地称作土关,意思是过了土匪关就安全了,民国三十三年,时任县长将此村更名为复兴村,延续至今。1949年属洪水区,1952年属海林区,1958年9月属东方红人民公社,1962年属民联公社,1983年属民联乡,设行政村成立复兴村村民委员会。2017年属民联镇管辖,现为民联镇人民政府下辖的村民自治组织。复兴村……。
更多资料
鏃呮父鎼滅储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