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寨村是2006年11月由原来的范寨、双河、杨范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位于李兴镇东南3公里处,北靠皇姑河,南靠八丈河,西临太郸路,地处中原,水土资源丰富,东与双庙镇接壤,南与赵庙镇隔河相邻,现有人口6134人,1526户,现有耕地5446亩,辖16个自然村分别是:双河、范寨、高庄、门楼、于庄、勺范、时庄、邵庄、杨范、孟庄、李腰庄、刘庄、谷庄、王庄、燕庄、徐庄。22个村民组,现有党员88人,有6个党支……。 |
范寨村位于赵庙镇北部双清路西侧,省级公路——高光路横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4613亩,总人口4428人。2006年村级区划调整时由原来的范寨、西竹、东竹三个村合并而成,自然村(范寨、东竹、闫庄、王庄、西竹)。2006年成立范寨村党总支、村委会筹备组,2008年3月选举成立范寨村委会。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65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甘薯为主;工业经济以砖瓦窑……。 |
相清朝期间,该村有一范姓家族,家业殷实,为人敦厚,后因家庭变故,携家家眷远走他乡,后同村人为感念其为人,范寨村名沿用至今。民国时期,称范旗寨,1958年属于西和县何坝公社强郑大队,1979年撤销强郑大队,设立强沟、郑沟、范寨三个大队,1983年改为范寨村村民委员会属何坝乡管理,2004撤乡改镇属何坝镇至今。范寨村……。 |
范寨村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万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526106999。 |
范寨村位于姬石镇北部,北靠沙河,由石碾王、小王庄、范园付、花寨王、范寨等五个自然村组成。共十五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3100人,党员68人。范寨村土地面积350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蔬菜大棚8个,占地面积约12亩。有3家种植培育苗木,占地约20亩,土地流转约120亩。……。 |
范寨位于颍阳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千米,S323省道南侧,明末范姓从颍阳西街迁此建村。为防兵患筑有村寨,故称范寨。明属俞东保。清属俞柳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八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三区。1948年登封县解放后,县划为八个区,属第八区。1958年,时称红旗人民公社范寨大队,后定名为君召人民公社范寨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第三区。1962年撤区恢复公社,为颍阳人……。 |
栗姓先迁此建村,起村名为栗小寨。明初,范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栗姓迁移,范姓繁衍,故起名范寨。1961年7月建范寨生产大队,属堌阳区。1962年9月属堌阳公社。1983年12月改为范寨村民委员会,属堌阳乡。1986年12月堌阳撤乡建镇,属堌阳镇至今。范寨村……。 |
清代朝,范姓迁此建村,并建有山寨,取名范寨。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958年属渣园人民公社,置林村大队。1979年析置为范寨大队。1961年属渣园区。1965年属渣园人民公社。1984年属渣园乡,设范寨村民委员会。范寨村……。 |
村上古碑记载:刘姓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取名为刘老君寨。明崇祯年间,刘族衰落范族人旺势众,改为范家寨,后演变为范寨。1949年属黑洋山乡。1955年属黑洋山中心乡。1956年属黑洋山乡。1973年为范寨大队,属黑洋山人民公社。1983年为范寨村民委员会,属黑洋山乡。2005年属葛埠口乡。范寨村……。 |
范寨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928103242。 |
清天命年间,范姓在此定居,成村后修一寨,故名范寨。清属汝宁府。1938年属汝南县四区。1947年属龙王庙文化乡。1949年属汝南县三区(射桥)。1951年汝南县、平舆县分治,属平舆县七区玉皇庙乡。1956年属玉皇庙中心乡。1960年设立范寨生产大队,属平舆人民公社。1977年属红旗人民公社。1982年属玉皇庙人民公社。1984年设立范寨村民委员会,属玉皇庙乡。范寨村……。 |
范寨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421200202。 |
范寨村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范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5111200。 |
范寨村是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庄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21101257。 |
范寨村是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三春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71728105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