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镇瓦岗村位于瓦埠湖西南4公里处,合瓦公路横穿其境,交通便利,属于合肥一小时车程圈内。 瓦岗村现有2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923人,面积12578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和小麦,民风纯朴。 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其中一个专业党支部,村“两委”班子团结有为,村内各项事业发展较好,村境内一派欣欣向荣。 近年来,瓦岗村党总支、村委会依靠全体党员、广大村民,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
丁集乡瓦岗村,位于丁集乡东部、凤蒙公路东部1.5公里。架河东岸,东邻潘集区芦集镇,西接丁集村,南、北分别与丁庄村、信圩村接壤。 全村总户数330户,总人口1561人,现有耕地1845亩,下辖三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2名,其中女性4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1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该村为传统农业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现有食用菌栽培户7户,蔬菜大棚种植……。 |
明代初年,一户外姓人因战乱逃避至此定居并建村,因村庄地势较高,远看形似瓦状,取村名为瓦岗。清属西五保。1912年属瓦岗区。1949年属二区瓦岗。1958年设立瓦岗生产大队,属瓦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撤销瓦岗生产大队,设立瓦岗村民委员会,简称瓦岗村委会,属瓦岗乡。2009年5月属瓦岗镇。瓦岗村……。 |
地势较低,后宋前名洼沟波。后宋代大将军狄青(为瓦岗寨英雄)征战于此,演变为瓦岗坡。解放后改称瓦岗。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巴集区。1965年建立瓦岗大队,属钱店公社。1983年瓦岗大队改为瓦岗村民委员会,属钱店乡。1987年11月撤乡设镇,属钱店镇至今。瓦岗村……。 |
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清代属扶沟县榆林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南区(练寺)。1949年属扶沟县七区(练寺)。1958年设瓦岗大队,属固城公社。1961年固城公社并入练寺公社。1965年恢复固城公社。1983年改为瓦岗村民委员会,属固城乡。瓦岗村……。 |
据翟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翟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在一座砖瓦窑旁建村,因碎瓦堆似岗,故取村名瓦岗。1944年成立瓦岗村公所,属尚和县一区。1949年属濮阳县七区。1956年成立瓦岗农业合作社,属濮阳县七区。1958年成立瓦岗大队,属濮阳县岳村公社。1966年瓦岗大队与邢庄大队合并,因大队驻瓦岗村故称瓦岗大队,属岳村公社。1971年恢复瓦岗大队,属岳村公社。1984年设立濮阳市郊区,属濮阳市郊区岳村公……。 |
明洪武年间,宋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村民以经商为主,故几个自然村分别以“行”、铺命村名。又因此地两边低洼,中间高,形状似瓦,故取名瓦岗。1949年属浚县二区。1958年建瓦岗大队,属小河公社。1983年设瓦岗村民委员会,属小河乡。1995年属小河镇沿用至今。瓦岗村位于小河镇政府东北方向,东距滑县县城道口镇3公里,与河西村接壤,北距浚县县城不到十公里,老大海线、省道毗邻村界,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十分重……。 |
据原名博望岗,因纪念西汉张骞,在此岗顶修博侯祠,得名。明、清时,又据地形如瓦,两向偏低,突出为岗,改名瓦子岗。明代、清代记载称瓦子岗。1930年前后,曾叫过博望乡。1963年,冯村人民公社驻地迁此时,称瓦岗,至今。1950年,设村。1958年,成立汤阴县五陵公社瓦岗生产大队。1962年,划归冯村公社。1963年,公社驻地迁往瓦岗村,改称瓦岗公社瓦岗生产大队。1983年,社改乡,队改村,称瓦岗乡瓦岗……。 |
此地有一道土岗,后人在土岗附近聚居建村,且村民善于打坯做瓦,故名瓦岗。1948年初成立穷人协会。1950年成立瓦岗乡。1954年改称瓦岗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称瓦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水坡乡。1958年改称瓦岗生产大队,属开封县水坡人民公社。1962年随水坡人民公社划归尉氏县。1983年改称瓦岗村民委员会,属水坡乡。2001年乡改镇,属水坡镇至今。瓦岗村……。 |
传此地建有大云寺,遂以寺名村,后发现岗上为古村废墟,多瓦砾,更名瓦岗。明属青陵保。清属瓦岗社。1911年属大瓦汤联保。1944年属芝圃县抗日民族政府一区。1946年属板木区。1958年8月,成立瓦岗生产大队,属设立跃进人民公社。1978年,改属宗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瓦岗村民委员会,属宗店乡至今。瓦岗村……。 |
瓦岗村位于伞陂镇南部,东与古塘村交界,南与杨集村毗邻,西临余营村,北与伞陂村接壤,双轮河干渠横贯全村。【历史沿革与人文】1980年成立行政村。【村落与居民】全村总面积约6.37平方公里,耕地3346亩,辖18个村民小组,574户,总人口2860人,党员52人,现有一个党支部、一个村委会,有村民代表44人,设有书记1人、支委2人,村委会干部3人,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战斗力号召力强,是伞陂镇老牌红……。 |
藏语,意为狐狸山,故名。1972年称三大队,1980年称之为瓦岗村至今。瓦岗村……。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狐狸山嘴”之意,因狐狸多而得名。1974年所属沙马公社;1984年所属沙马乡人民政府同年设立瓦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瓦岗村……。 |
彝语,原为“歹戈”,意为白彝族放牧的地方,后演化为“瓦岗”,故名。1970年撤龙凤区设立龙凤公社,翌年,改为新街公社,瓦岗大队属新街公社辖。1984年撤瓦岗大队设立瓦岗乡,属新街区辖。1987年8月1日撤新街区设立新街回族乡,撤瓦岗乡设立瓦岗村公所,属新街回族乡辖。2000年6月成立瓦岗村民委员会至今。瓦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