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大洼村

大洼村

  因此地地势较洼,且面积较大,名为大洼,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原为大洼大队,属孤堆公社;1983年公社改为乡建制,大洼大队改为大洼村,属孤堆乡;1992年4月成立孤堆回族乡,隶属于孤堆回族乡;2002年,杨岗村并入大洼村,隶属孤堆回族乡至今。大洼村位于合阜路两侧,孤堆乡东大门,于杨公镇接壤,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589亩,人口1296人,人均耕地面积2亩。其中回族占70%以上,属典型的民族村。本村……。
  大洼村:位于沙河地区西北3.5公里处。……。
  大洼村:位于黄村镇西南3公里处。……。
  大洼村,距兴仁县城21公里,是新龙场镇较为偏远的一个村,该村是由原来的陈家寨与大洼村合并而成,全村国土面积11.69平方公里,居住有汉族、布、苗等民族,居住较为分散,现有16个村民组,909户,共计3804人口,其中党员 28 人,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林木、山羊等,2008年,上级畜牧等部门,免费为群众提供山羊给予饲养,为农民群众致富打开一扇窗口,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含2个有证煤矿。……。
  一、地理状况大洼村位于威宁县城的北部,羊街镇的西部,距县城22公里,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分别是河边组、赵家院组、胡家院组、法路期组、箐沟组、杨家洼组、花子林组和岩头上组。村地貌类型属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土壤的团粒结构较好,土质为黄棕壤,偏酸性;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由于石灰岩溶发育,其土层浅薄,加之人为活动加剧,大片耕地已逐渐向石漠化演变。是典型……。
  满德堂乡大洼村位于康保县城北18公里、乡政府东北5公里处,011乡道东侧,无下辖自然村。2018年全村在册户籍240户567人,在村常住户58户119人,外出户182户448人,空心率75.8%,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另有少量养殖业。全村耕地2800亩,林地5364亩,荒山荒坡4768亩,集体耕地110亩。大洼村为非贫困村,2017年底全村建档立卡69户、190人,2018年新增4户9人,剔除4户1……。
  大洼行政村位于油篓沟镇西南8公里处,地势丘陵起伏。辖大洼、泉子沟两个自然村,全村居民面积为262亩。有耕地2554亩,林地3329亩,草地2541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发展水浇地143亩,机井4眼。全村214户,542人,男性275人,女性267人,全为汉族。 ……。
  清康熙年间,本县更乐村张伯同迁此种地立村。因村庄坐落在一山窝内,人称“凤凰窝”,取名为“大窝村”。后作“大凹”、“大洼”。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鉴于群众习惯,把大洼作为规范地名。大洼村……。
  大洼村,地处南天门满族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6公里,共有耕地面积254亩,人均0.32亩,林地面积13850亩,人均17亩,人均经济树木190株,以林果、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辖8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236户795口人,有劳力150人。2013年至2017年全村陆续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含低保、五保贫困户)172户575人。通过产业帮扶、就业提升、技术培训、教育医疗和普惠政策应享尽享等帮扶方式的不断……。
  大洼村位于淇县卫都街道办事处西北角,东邻小洼村,西靠朝阳山,南、北与灵山街道办事处接壤,是典型的丘陵地区,距朝阳山风景区1公里,灵山风景区3公里,大海线环绕大洼村1.5公里。全村总面积约5000亩,其中山地1400亩,耕地3600亩,整个地形呈椭圆形,地势西高东低。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户1436人,村党支部委员3人,党员39人,村民代表30人。通讯地址:淇县卫都街道办事处大洼村。联系……。
  据徐姓人家于明朝中期来此定居,因四周是岗丘,中间是低洼,取名徐家大洼。清初,徐姓世绝,纪姓人家从鹤壁迁来,仍称大洼,沿袭至今。1950年,设村。1958年,成立汤阴县宜沟公社大洼生产大队。1983年,社改乡,队改村,称宜沟乡大洼村民委员会。1987年,乡设镇,称宜沟镇大洼村民委员会,其名称沿用至今。大洼村……。
  因地势命名,得名大洼。1947年属第四区。1958年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属无头公社。1983年大洼村民委员会属五头乡。1997年五头乡撤乡建镇,大洼村民委员会属五头镇至今。大洼村位于五头镇东南部,东临孟津县、洛阳市,是新农村市级样板村,生态绿化示范村。有239户,996口人,耕地面积293亩,农业以盛产大粒樱桃为主,观光旅游业前景广阔,基础设施完善,村庄清洁、卫生,环境优越。……。
  清初移民于此,因地势四面环山,中间低洼,而村处于洼处,故名。1949年始置大洼村公所,属博爱县第五区。1953年成立大洼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成立大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博爱县许河乡。1957年属焦作市刘庄乡。1958年—1975年,成立龙洞生产大队,属焦作市刘庄乡。1976年成立大洼生产大队。1962年属刘庄公社。1966年属王封向阳公社。1969年属龙洞公社。1984年成立大洼村民委……。
  村内地势比较低洼,故名。民国时为明港区第八保。1951年分属红旗、八里、熊沟三乡。1964年属龚庄大队。1983年建大洼村民委员会,属明港镇至今。大洼村……。
  村四面环岭,中间是个大洼,清代以来,人们在洼里居住,故名大洼。清属鳌头里。1936年属程庄联保。1941年属临汝镇乡。1951年属二区。1958年置大洼大队,属临汝镇公社。1984年改大洼村民委员会,属临汝镇乡。1993年临汝镇乡撤乡建镇,属临汝镇。2005年划入温泉镇。大洼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