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岭村位于富溪镇东北部,海拔560米,距镇所在地5公里,下辖外北岭、里北岭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119户,453人,土地面积3678亩,有林面积2440亩,耕地415亩,其中水田336亩,旱地79亩。全村党员15名,低保户9户共24人,五保户9户共9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太子参、茶叶、白术和劳务输出等。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
因此处环山,中间地势开阔,北面有西岭山。先人在此开发时,故取名北岭。宋属崇德乡平南里59都,1943年设文兴保,分十一甲,属高山镇保驻方厝院,1950年属第4区,1958年属高山公社前岭大队,1982年属前岭分队,分为前岭和北岭2个大队,1984年9月改大队为村委会,属高山镇。北岭村……。 |
1949属崆峒乡的一个行政村,1958年8月由乡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生产合作社,高岭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崆峒乡,1958年9月,高岭生产大队属崆峒公社,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崆峒公社划分为崆峒、柳湖两社,高岭街生产大队属崆峒公社,1983年8月人民公社改乡时更名为高岭村民委员会至今。北岭村……。 |
1952年设北岭大队;1982年与北水大队合并改称北水乡;1986年从北水乡析出设北岭村委会;1991年改称北岭管理区;1999年改称北岭村民委员会至今。北岭村……。 |
北岭村位于白市镇政府北面10千米处。东抵坡头村;南抵小沟溪村;西抵大沟溪村;北抵瓮洞镇梭坪村。下辖老屋内、汪家坡、岩塘、胜家湾、台上、大禁山、溪脚、炉山、王家、梁家、唐家庄、鲍家湾内、于家、对门冲、大井塘、李家塆、周家冲、姚家冲18个自然寨。面积为11.47平方千米,273户,1093人。田面积0.3868平方千米,土0.06平方千米。苗族,主要姓氏乐、周、鲍、王、于、姚,乐姓为主,周、鲍次之。白……。 |
一、基本情况北岭村位于崖州区北部,距离区中心约13公里。北岭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全村有782户,常住人口3872人,下辖8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总面积6487亩,其中耕地2742亩,坡地3672亩,经济生产主要靠反季节瓜菜种植为主,槟榔、芒果等经济作物为辅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二、组织建设全村共有中共党员79人,设立-总支部委员会分两个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两套班子,以及调节委员会……。 |
北岭村是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02100203。 |
北岭村位于三河市以东,段甲岭镇南部,村里有耕地657亩,全村共有209户,726人,村党支部有党员32人,村民代表13人。……。 |
行唐县北岭村位于行唐县城正北22公里,隶属上方乡,全村共85户,220人,有党员23名,五保4户4人,低保5户5人。村庄占地1500亩,耕地面积420亩,该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2009元。到2016年初,该村建档立卡系统内贫困户54户,贫困人口131人。2016年,结合贫困户自主意愿,实行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每户每年增收1200-1500元;针对剩余的低、五保户,政策兜底脱贫。该村原是传统的农业……。 |
北岭村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08106211。 |
北岭村是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堡子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30281101210。 |
古时该处有一条南北土岭。清中期,邝姓从老庄迁此土岭北端建村,故称北岭。1916年属淮阳县。民国十六年(1927)属淮阳县第五区。1947年11月属商水县。1949年4月属十区(固墙)南岭乡。1951年4月属十一区(魏集)南岭乡。1955年12月属七区(固墙)大石乡。1956年10月属蔡庄乡。1958年5月属胡吉乡,7月属固墙乡,8月属固墙公社。1959年5月,组建北岭大队,属固墙公社。1961年8……。 |
因区域内自然村均在董寺北边的岭上而得名北岭。1947年属洛南县三区。1949年属洛宁县六区。1950年属七区程岭乡。1958年成立北岭大队,属兴华公社。1984年兴华公社撤社设乡,为北岭村民委员会,属兴华乡。2011年兴华乡撤乡建镇,为北岭村民委员会,属兴华镇。北岭村……。 |
村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红土岭,此处人口集中,故名北岭村。明时期属汝川镇。1948年成立农会,后与木植街合并为中心乡,属伊鲁嵩县第五区。1951年10月属嵩县第十区。1956年属木植街中心乡,同年10月属车村区。1958年成立北岭大队,属木植街人民公社。1961年属木植街区。1963年复属木植街公社。1984年为北岭村民委员会,属木植街乡,沿用至今。北岭村……。 |
北岭村位于石寺镇西北部,全村辖6个村民组,共1200余人。全村大部分土地被洛阳铝矿征用,人均土地不足3分,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的村。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全村干群积极行动,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及理事会,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广泛发动群众。村组干部及党员、理事会成员深入群众家中,宣传方针政策,动员群众从自身做起,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实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及党员包户,层层落实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