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村地处犁倭乡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全村面积约7.5平方公里,分布着汉、苗等民族。全村辖5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为328户,总人口1301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烤烟等农作物,有村级小学一所,村级办公楼一栋,内设有会议室、人民调解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 --人口总数:1301人 农业人口:1301人非农业人口:/人--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6.0亩--主要民族……。 |
大坝村位于两河口乡西部,与本乡黎明村、大荣村、盘龙村、大同镇华平村、宝元乡回龙村相邻。最高海拔1250米,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20℃。2002年,大坝村经撤大坝、联合、中坝、杉林、法王5个小村组建而成,现有20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039人,525户,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7666亩,耕地面积2871亩(田2433亩、土438亩)。村主要产业是竹木业、旅游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有……。 |
大坝村位于习水县城东南角,大坝村原属“矿坝、矿房、泥井、大坝”四个自然村,2001年撤乡并村、将以上“四个村”合并为“大坝村”距县城约12公里。东与“白泥村相接”;南靠“桑木镇”,西接“马临经济区”,北临“伏龙村”和“图书村”海拔1400-1500米之间,为东皇镇高寒边远“苗汉”杂居村、全村总面积约为19.8平方公里,总人口2347人,退耕还林面积3678.9亩,耕种土地面积2582亩,森林覆盖面……。 |
大坝村位于永温乡北部,距永温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离开阳县城26公里,平均海拔900米,东面与楠木渡镇相邻,南面与本乡坤建村接壤,西面和北面分别与息烽县温泉镇、遵义县隔河相望。全村辖18个村民组,850户3400人,面积6.74平方公里,其中田781亩,土2671亩,森林4128亩,森林覆盖率为59%,森林面积居全乡之首。辖区内交通便利,永泉路从南至北横贯该村,每个村民组都通了公路。村内有得天独厚……。 |
大坝村位于醒狮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贵阳市永乐乡蔬菜批发市场8公里,距贵阳市中心22公里;醒永(醒狮至永乐)、醒偏(醒狮至偏坡)柏油公路贯通全境,寨寨有乡村公相互连接;村委会所在地已通程控电话,移动电信网络覆盖率100%。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全村共辖9个村民组,总户数252户,总人口1025人,少数民族605人。耕地总面积990亩,其中:土480亩、田510亩。农村经济以无……。 |
大坝村隶属于普定县龙场乡,地处龙场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接沙子村,西靠马场镇松林村,南与大地村接壤,北与马场镇那亥村毗邻。有通村公路与普马公路相连,交通便利,村内多山,无可耕作水田。该村属空壳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无其它村级企业。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560亩,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红土、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可开发利用。全村总户数172户,682人,其中,少数民族苗族82人,近年来,围绕乡发展思路,……。 |
大坝村辖9个村民组,298户,1297人,有耕地面积837亩,其中田436亩、土401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稻谷、玉米、小麦、黄豆、洋芋、红薯、油菜为主,饲养猪、羊、牛。全村境内山峦起伏,纵横交错,形成石梁河低山沟谷侵蚀地貌和鸟江低山峡谷溶蚀地貌,以岩溶地貌为主。……。 |
该行政村驻地,位于面积较大坝子上的村寨,故得名大坝村。1992年得名,沿用至今。1936年属冷家榜联保,1942年属青阳乡。1958年建大坝大队,1962年为青阳公社大坝大队,1984年为青阳乡大坝村,1992年为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大坝村。大坝村行政区域面积9.49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281户1088人,其中少数民族962人,有劳动力670人,以烤烟、水稻、玉米种植为主,多年来村、支两委带领村……。 |
大坝村是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729101203。 |
大坝村地处都江镇东部,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有7个自然寨,有245户1193人。耕面积576.8亩(田502.8亩;旱地73.5亩),人均耕地面积0.48亩,林地面积7184.7亩,人均林地面积6亩。人口与耕地矛盾十分突出,村内地势主要以高坡深谷为主,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且大部分耕地都属望天水田。……。 |
大坝村位于下山镇北部,距县城30公里,离政府所在地3公里,国土面积11.44平方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组,666户,2603人。其中,党员48人。该村农作物以玉米、水稻、苡仁米为主,境内有大块田煤矿,群众以农作物种植、煤矿务工、畜禽养殖、运输服务为主要经济来源。 --人口总数:2603人 农业人口:2580人非农业人口:23人--行政区面积:1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5.0亩--主要民族成……。 |
因大坝村所在地,有一坝稻田,农户在此集市赶街。民国时属都坪乡第七保,解放后为7村,1953年4月,大坝从都坪乡分出,建立大坝乡公所,1953年9月,建立中共大坝乡支部委员会,隶属中共羊场区委辖,1955年8月,改为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撤销大坝乡党支部,建立中共大坝工区总支委员会,1961年9月,大坝工区并入都坪公社,1962年5月,都坪公社党委将大坝工区总支的甘溪支部划归黄桑公社党委所……。 |
又称大坝寨,因位于大坝子中部而得名。清隶属贵筑县东下里,1931年隶属贵阳县第二区谷溪乡,1941年隶属贵筑县羊昌乡谷溪保;1952年,隶属贵筑县第九区谷溪乡;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划属贵阳市,1958年2月,贵阳市成立花溪、乌当两郊区,隶属贵阳市乌当区谷溪乡,同年底,人民公社化,属红专人民公社;1959年,属羊昌公社谷溪管理区,1961年后,为新场人民公社大坝生产大队,1983年,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改……。 |
大坝村位于素朴镇的东北部,离镇政府位置约3公里,大坝村于2001年由大坝、沙湾和青林三个自然村合并,居住着汉、苗等民族。总面积4.9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2780亩,退耕还林535.3亩,有森林面积16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0%。现有18个村民组,有总户数519户,人口2181人,其0有30人,外出务工920人。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煤的资源储量丰富。2009年,我村引进投资,在我村种植1900多亩……。 |
大坝村位于牛场镇西面,距牛场镇政府驻地4公里,1958年建大坝大队,后改为大洞脚大队,1984年改大坝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419户1492人。境内青山有丁宝祯父丁世棻墓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3.6℃至16.2之间,年平均日照为1255小时,年降水量在1140至1290毫米之间。--人口总数:1492人农业人口: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