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委会驻地“岔路口”而得名。1961年为陈冲大队、岔路大队,属岔路人民公社委员会管辖;1984年为陈冲村、岔路村,属岔路乡人民政府管辖至今;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晋熙镇人民政府管辖;2005年村级调整,陈冲村并入岔路村。岔路村:位于晋熙镇西北边,由原来的陈冲、岔路两村合并,是花亭湖风景区的东大门。全村行政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公顷,山林300公顷,水面15公顷,辖21个村民组,618……。 |
岔路镇岔路村位于岔路街道南头,村的形状是个“T”字形,全村共10个村民组,其中沿霍众路有北店、老庄、西庄、窑塘4个村民组,沿岔卧路有王郢、小元、胜利、跃进、大圩、新建6个村民组。全村共410户、1764口人,耕地面积2043亩,人均耕地面积1.16亩。村部座落在王郢村民组。村有敬老院一所,面积1500平方米,公墓地一处,面积13500平方米。共有党员54名,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4人,外出流动党……。 |
以境内一地名岔路子得名岔路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八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二区徐家乡。1953年划乡建政时,成立岔路乡。1961年区划调整,成立岔路大队。1984年改岔路村,2001年与肖家村合并,成立岔路村村民委员会,沿用岔路村名至今。岔路村……。 |
岔路村地处蕉城区西北部,距市区60公里,离乡集镇所在地9公里,下辖岔路亭、界首岔等11个自然村,共157户,637人。全村林业用地面积6094亩,有林地面积5510亩,毛竹林面积2582亩,宜林荒山391亩,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适合竹业发展的林区乡镇。当地群众以种植毛竹、翠冠梨、水蜜桃等为主要经济收入。……。 |
村委会所在地原为岔路村一社,后迁至马巴庄,至今沿用为岔路村委会。建国初期时属新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临淮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新店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新店公社,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五一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属新店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新店镇。1983年之前为北岔路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北岔路村;2010年新店村、北岔……。 |
早在康熙年间,达家台东和达家台西山根人陆续迁居于岔路古城子,后来古城被毁,人们又迁居在东通住小茨沟渡口,南去永靖县焦家渡口,西去红古的三岔路口,故命名为岔路村,后设立岔路村民委员会。1950年成立达川乡人民政府委员会,1982年10月,将达川人民公社改为达川乡人民政府,“岔路大队”改为“岔路村”,成立的群众自治组织改名为岔路村民委员会。岔路村……。 |
邹氏始祖卓鲁公从福建迁到广东南海,1676年从南海迁到岔路村,后因住宅不吉利,有一子迁到三眼塘村。陈氏始祖士明公于公元八年从夏迁搬迁到东安县红朱石,后迁到岔路田心村。范氏始祖范敏天于1597年从福建汀州府连城县迁居广东南海五斗洞,后迁到云浮县安塘街,后再迁至现岔路村。1952年3月设岔路乡,属附城乡;1954年3月成立岔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附城乡;1958年8月属附城乡;1958年10月设岔路……。 |
明朝楚王派人来铜鼓建城池,一岔走同里、一岔通湖南、一岔过半塘段、一岔去老洞、一岔往大同,岔路非常多,因而取名岔路。位于县域东南部,铜鼓东部,距锦屏33公里,镇政府8公里,东接湖南三秋乡,南连新寨村,西邻大同秀洞村,北抵湖南大堡子唐款村。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保甲制属铜鼓乡第五保,下设10甲,1950年镇反期间,纠坡、细弯、罗槐、土地坪、上四湾、金家寨、枫香半边街属岔路小乡管辖,1952年拨归湖……。 |
岔路村有7个村民小组198户880人,居住在仰阿莎湖岸海拔900米的高山上,各村民小组居住分散,有的组与组相距5—6公里,往来翻坡涉岭,交通极为不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全村耕地面积540亩,其中稻田面积是448亩,年人均吃粮是260公斤,有林地1500亩,经济林500亩。年人均纯收入是1500元。村“两委”工作力度大,热心于公益业,村党支部书记彭开远、村长龙通书、文书彭开平,几……。 |
岔路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海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084105227。 |
岔路村是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0114013209。 |
岔路村是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宝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0682101201。 |
岔路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处,紧临省道239线,村内有36户,138人,耕地202.86亩,以种植业为主,现村里现以通水、通电,摆脱了贫穷的困境,现人均纯收入9040元……。 |
昔日威宁至沾益、会泽至宣威客商往来的两条道路在此交叉。驻地汪家村,故名。1949年前属务德乡;1950年属西泽区格那乡;1951年属九区岔路乡;1954年属西泽公社岔路管理区;1959年属西泽区务德公社岔路管理区;1962年属西泽区岔路公社;1970年属西泽公社岔路大队;1984年属务德区岔路乡;1988年至2000年属务德乡岔路村公所;2000年设岔路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岔路村……。 |
1959年属勐佑公社岔路管理区。1962年11月属勐佑区岔路公社。1969年5月属红旗公社岔路大队。1971年属勐佑公社岔路大队。1988年属勐佑乡岔路行政村。2000年改为岔路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岔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