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仓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底下,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仓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仓下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仓下村……。 |
仓下村是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土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21112210。 |
明、清时期隶属于灵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十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祥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武穴区。1943年复属于灵东乡。1952年隶属于第七区。1958年成立仓下大队,隶属于四望公社。1961年,隶属于四望区栗木小公社,1975年隶属于四望公社。1984年调整为仓下村,隶属于四望区。1987年隶属于四望镇,沿用至今。仓下村……。 |
1950年属第三区仓下乡;1951年属第十区仓下乡;1957年属木港区木港乡;1958年为木港公社木港乡下坳大队;1959年为木港公社木港管理区下坳大队;1961年属木港区木港公社;1975年为木港公社仓下大队;1984年为木港区木港镇仓下村;1987年为木港镇仓下村;2002年,仓下村与漆祠村合并为漆祠村,属木港镇;2009年,漆祠村拆分为漆祠村、仓下村,为木港镇至今。仓下村是木港镇东大门,与枫……。 |
1949年前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吕坊乡,1956年属塘湾乡。合作化时,由述溪、黄石、杉岭、占司、仓下、七里源六个初级社转入先勇高级社。1958年成立先勇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塘湾公社,同时改称仓下大队。1966年属河西公社。1968年入上顿渡公社,1979年冬又属河西公社,1984年改河西乡,仍称仓下大队。1984年8月改称仓下村民委员会。2001年11约随河西乡并入上顿渡镇。……。 |
1949年7月前夕属米岭乡;7月初属仓下乡;合作化时期属米岭乡仓下高级社;1958年成立仓下大队,属压美公社;1961年属燕溪公社;1964年属汪家公社;1968年属伍桥公社;1972年属汪家公社;1984年改称仓下行政村;1998年改称仓下村民委员会。仓下村……。 |
1949年后属浮石区龙回乡。合作化时属龙东乡龙东初、高级社。1958年属龙回公社建坪沙大队。1961年从坪沙大队分出各仓下大队。1965年并入坪沙大队。1972年从坪沙大队分出。1984年改今名属龙回乡至今。仓下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碧港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先后属五区碧港乡,八区、名口区白塔乡;1956年为南港乡白塔高级社;1958年成立名口公社仓下大队;1960年属十里茅岗垦殖场;1962年属南港公社;1968年并入十里岗垦殖场白塔大队;1970年改称南港公社仓下大队;1972年复属十里岗垦殖场;1984年立十里岗乡,属十里岗乡仓下大队;1988年立仓下村民委员会,属十里岗乡仓下村民委员会至2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浮梁县第三区墩口乡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浮梁县第三区府前乡。1956年为人民高级社,同年改名为臧湾乡。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属马家管理区。1960年属臧湾垦殖场府前分场。1972年分立仓下大队。1984年成立臧湾乡时,建立仓下村民委员会。2003年,大舟村民委员会与仓下村民委员会合并为一个村民委员会,袭仓下村村民委员会。仓下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鄱阳县第五区鱼山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改属第十区鱼山乡;1951年底改为第六区荷塘乡;合作社时,由荷塘、仓下、郑家、锡家坞等初级社转仓荷高级社;1958年并入荷塘垦殖场胜利分场;1968年成立荷塘大队,属荷塘垦殖场(公社);1972年为仓下、郑家2个分场;1979年撤销分场,分为仓下、田坑、上村、郑家、太阳、锡坑等生产队;1983年划归景德镇市昌江区,改称仓下分场;1984……。 |
1958年成立罗源大队,隶属于七里公社。1961年从罗源大队分出称仓下大队,属兰溪公社。1968年并入罗源大队,同时随兰溪公社并入七里公社。1973年又从罗源大队分出仍称仓下大队。1984年9月撤大队设行政村,为仓下村民委员会,隶属于七里乡。1989年1月改为仓下村公所。1993年复改为仓下村村民委员会。仓下村……。 |
此地曾盛产粮食,多谷仓,故名仓下。1984年撤大队改设仓下村委会。自新中国成立后由金溪,仓溪、木溪加上田北四个自然村组成,其中三个村庄含溪所以开始叫三溪大队,1967年与程家大队合并,有一个小二型水库瑶塘水库,所以又叫瑶塘大队,在1967年与原凤凰大队合并称仓下大队,1984年仓下大队改置为仓下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凤凰镇仓下村,距凤凰镇1.5公里,东邻土洲村,西接凤凰圩,南接凤凰村,北邻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