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渡村地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浮山脚下。省道白会公路穿境而过,由双花、会圣两个自然村庄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4515亩,山场面积4565亩,水域1600亩,有4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608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现有党员95名。
获得荣誉
浮渡村为全省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5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到该村进行了实地视察。先后获得了安庆市生态示范村、安庆市康居新村及村庄整治建设先进村、安庆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生态示范村、入选安徽旅游美丽乡村20强,2012年为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
发展前景
近年来,浮渡村利用枞阳县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的政策优势,凭借独特的交通地理优势,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以浮山镇工业功能区开发为契机,积极开发白会公路两侧土地,广泛招商引资,以“筑巢引凤”的工作思路来确定工业点。积极引进外来企业来村落户,鼓励本村中小型企业向工业区集聚,目前已累计引进落户企业5家,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积极支持县委县政府重点工程——浮山旅游开发,顺利完成前期征地及村民资金发放到位等工作。目前山上步道、入口服务区已建成,浮山五星级宾馆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相信浮渡的明天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
太平村位于浮山镇西部,潘浮公路经过本村,距镇政府约4公里,东与本镇向阳村毗邻,南与本镇女儿桥村相接,西与义津镇的义东村相接,北与钱桥镇接壤,农业总产值约3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0万元,外出务工人员近1800人。全村行政区划面积约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50亩,村域辖29个自然村,41个村民组,全村共有826户,3165人,山场1850亩,水面1200亩,塘口110个。 |
向阳村在2005年由原向庄村和联盟村合并而成,总面积9.7平方公里,东与浮渡村交界,南与女儿桥村相连,西与太平村相接,北与钱桥镇为邻。全村正式党员82人,分为两个党支部,第一支部41人,第二支部41人。全村辖44个村民组,现有户数1252户,总人口4405人,村内耕地4960亩,林地1790亩,村内交通网络全覆盖,原浮山的唯一要道潘浮路穿村而过,村内的各村民组都有水泥路直通,现与钱桥镇的连接要道-----钱浮过河桥正在修建当中,建成后浮山与钱桥到时只是一桥之隔。村内电话、有线电视覆盖达到98%以上,自来水入户达到100%,浮山的传统老街道---向阳街也位于该村境内,村内群众富裕、民情稳定,正在呈现出一幅蒸蒸日上之势。 |
女儿桥村是由原鞠隐村和灯塔村合并而成,位于浮山镇南端,南与会宫乡毗邻,西与义津镇接壤,全村现有1233户,总人口4741人,耕地面积5051.1亩,林地面积1916.05亩,水面933.3亩。村级水泥路基本已通至全村各村民组,在村级的努力下,2008年新建成了一座连接白会路的过河大桥直通外界,使得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在村领导班子的协调努力下, 村内也由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转变为种养结合模式,转为养殖水产和禽猪为主,年出栏猪2000头以上;浮山镇唯一一所初级中学————鞠隐中学座落村内,全村的电话、有线电视普及达到96%以上,在年底前争取自来水入户达到90%,村内民风纯朴、民富安稳,到处是一片繁荣和谐的新农村景象。 |
因地处浮山脚下得名,故得名浮山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风人民公社浮山管理区;1961年浮山大队、双岗大队属浮山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浮山村、双岗村属浮山乡;1992年2月浮山村、双岗村属浮山镇;2005年双岗村并入浮山村,属浮山镇至今。 浮山村由原浮山村、双岗村两村合并而成,辖28个自然村庄,57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4450人,耕地面积5483亩,山场面积2435.94亩,水面1146亩,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省级示范高中----浮山中学座落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名胜区----浮山也位于其辖区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