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赣州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赣州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因章、贡二水于赣州合流成赣江,以此得名。

晋朝,设南康县,取南方安康之意。

因章、贡二水于赣州合流成赣江,以此得名。汉高祖六年(前201)建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赣县。

以境内蓉江命名。

自古以“饶谷多粟、人信物丰”著称,县名即取“人信物丰”之意。

西汉元鼎五年(112),南越国发生叛乱,汉武帝派兵征伐。其中,楼船将军杨仆和庾胜率领一支军队越岭进入南越国。平定叛乱以后,令庾胜将军率军驻守梅岭,并在梅岭岭下筑城,岭上建寨戍守。因庾胜在家兄弟中排行老大,后人为了纪念庾胜,称岭为大庾岭。另有一说岭形似禀庾(古代粮仓)故名庾岭、大庾岭,县名也就随即称大庾县。1957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庾县改称为大余县。

因境内有大山,状如犹蹲,高耸于场治北面,古称大犹(猷)山(即今油石嶂),山下有犹水(今油石河),治所建于大犹山之南,犹水口上侧,故名上犹。

是王阳明以“崇尚礼义”之意取其名。

因境内有濂江,又称安远水而得名。

“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割信丰之潭庆半堡,龙南之高砂堡、下历堡、横江堡,安远之大石堡、小石堡、伯洪堡,设立定南县”。《郡县释名》载:“明万历六年添设定南县,即莲塘镇割龙南、安远、信丰三县置县。在府南圉山,寇出没,取平定之义也。

此地位于隋朝虔州之南陲,虔州又因虔化水得名。清朝光绪年间设置虔南厅,1957年,因为虔字生僻,改成全南。

西晋太康元年(280),因境内有太平里,取安宁之意得名。寓意宁静致远,都和民安。

以境内雩水和雩山得名,1957年,因为字生僻,改名于都。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析置兴国县,因当时年号得名。

相传建县时,适逢镇人凿井得砖12块,上刻有“会昌”篆文,遂以此名县。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