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根据各有关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申报审核意见,经环境保护部复核,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灵寿镇等781个乡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指标要求,现决定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文号:公告 2014年 第65号 |
南闸镇位于楚州西南边缘,东倚京杭大运河与宝应县泾河镇隔水相望,东南与宝应山阳接壤,西南紧临白马湖,西与省属白马湖农场毗邻,北与林集交界,镇所在地新河头焦距楚州25公里。南闸因地处新河头南端白马湖边节制水闸而得名,建国初隶属林集区,1958年建南闸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建南闸乡,2001年撤乡改建南闸镇。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已利用水面近3万亩,镇内平均真高5.6米。全……。 |
【概况】平桥镇地处楚州区南首,与扬州市宝应县接壤,西傍京杭大运河,有上千年的建镇历史,曾名列江苏省百家名镇。淮扬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46.3平方公里,14个村及居民委员会,242个村民小组,人口40577人,11648户。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555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892万元,第二产业6735万元,第三产业39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2元。【经济面貌】农业 2004年全镇全……。 |
800多前一个姓苏的盐贩在淮楚东乡盐阜西缘发现一块广襄而又沃土的平川,于是,他就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组织他的生意伙伴在此贸易,不久,这是便商贾云集,这些商贩把这里定名为“苏家嘴”,苏嘴镇由此而来。后来,这里经过世道沧海变成了两市(盐城、淮安)、三县区(涟水、阜宁、楚州)交界,有两条省道(328、234省道)、三条河道(苏北灌溉总渠、入海道、废黄河故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成为益林、车桥……。 |
朱桥镇位于楚州区东郊,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公路,新长铁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余人,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集镇设政治文化区、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和商贸区。全镇现有服装、化工、机械、食品四大类工业企业70多家,GDP中工业所占比重达45%,是淮安市工业重点乡镇之一。近年来,朱桥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重要思想,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 |
淮阴县辖乡。1958年为陈集公社,1980年更名南陈集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东临张福河,距县城25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3.9万。公路通县城。辖陈集、福河、新生、高庄、学田、梨园、高成、林圩、天桥、渔塘、蚕桑、竹庄、鲁黄、梅畅、冯庄、寿塘、乔庄、双河、谭庄、联堡、三赵、翻身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丝绸等,农业以种养业为主。盛产淮山药。.……。 |
淮阴县辖乡。1957年为文科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更名徐溜公社,1983年改徐溜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2.2万。南六塘河与包河在此汇合,淮沭新公路经此。辖徐溜、徐西、徐东、潘圩、潘祠堂、苏营、金城、茶棚、糖坊、老张庵、董荡、清河、冯大-庄、吴庄、安集、谷庄16个村委会。农业种植小麦、水稻。乡镇企业产品以丝棉、牛奶、奶制品为主。.……。 |
渔沟镇位于苏北腹地淮安市淮阴区西北部16公里,325省道穿境而过,是一个千年古镇。古因鱼多水多,渔翁汇集而成名。现有18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5.6万人,辖区总面积达97.53平方公里,是淮阴区面积最大的乡镇。200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98个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 渔沟镇古老而文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这里有秦汉时期的八角琉璃井,渔沟中学前身临川书院距今已有313年历史……。 |
高沟镇美酒飘香。涟水县高沟镇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是著名的酒乡,是中国今世缘酒的生产地。高沟镇地处苏北平原腹地,位于淮安、宿迁、连云港三市交界处。全镇11万人口(其中镇区4.8万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该镇一、二、三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曾获中国乡镇企业亿元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科技示范镇、江苏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省级新型小城镇、市卫生城镇等荣誉称号。高沟镇水陆交通便利。三条……。 |
驻地红窑街,清末兴集,以旧有红砖窑而得名。1957年12月撤区并乡,1958年9月成立红窑公社。1983年6月改称红窑乡。2000年10月撤乡建镇。2018年区划调整,将义兴镇并入红窑镇。红窑镇位于涟水县腹部,东依盐河与时码办事处、 五港镇相望,西至宁连一级公路与岔庙镇为邻,南与浅集办事处接壤,北与灰墩办事处、义兴镇交界,涟灰公路纵穿南北,黄红路横跨东西。方圆6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 |
八滩,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经数百年的发展,八滩是沿海七乡二场物贸集散中心。而成为濒临黄海之滨的银八滩,是江苏名镇之一。现辖有22个村居,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其中镇区面积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亿元,财政收入1638万元,农民纯收入达4565元,固定资产投入2196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百分比为28:44:28。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目……。 |
大丰市辖镇。1957年为白驹乡,1958年属草埝团结公社,1959年析建白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7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2.3万。西濒串场河,204国道、通榆河穿镇而过。辖北新河、马家、三桥、民窑、南洼、七里桥、北洼、安乐、三里树、狮子口、沿堤、白驹12个村委会和繁荣、富强、海宁3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棉花、小麦。乡镇企业有化工、玩具、建材、造纸……。 |
大丰市辖镇。1958年为大桥公社草庙管理区,1959年析建草庙公社,1966年更名竹港公社,1981年复置草庙公社,1983年改草庙乡,1996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中部,距市府34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1.9万。黄海公路过境,黄海复河贯穿南北,王港河、疆界河贯穿东西,竹港河斜行入海,乡属河流纵横境内,可通行船只。辖庆生、圩东、沿河、新场、竹港、东港、大沟、北灶、丁东、草庙、四灶、五点、新海1……。 |
大丰市辖镇。1956年为刘庄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17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2.2万。西依串场河,通榆河横跨镇境。204国道过境。辖奋斗、光荣、龙心、竟赛、新建、龙桥、友谊、永大、大德、蔬菜10个村委会和东方红、红旗、紫林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橡胶、新塑、羽绒、刺绣、地毯等行业。有紫云山、万寿桥、净土院等古文化设施。.……。 |
大丰市辖镇。1959年为南阳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中南部,距市府17.5公里。面积44.8平方公里,人口2万。黄海公路横贯南北,通白公路从镇中穿过,南濒五港河。辖城乡、诚心、成丰、中西、广丰、祥北、祥丰、祥南、祥附、祥西、宏大、南阳12个村委会和南阳、育才2个居委会。以农业为主,所产大蒜、韭菜、辣椒销往全国各大城市。.……。 |
大丰市辖镇。1959年为三龙公社,1983年改三龙乡,1991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35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2.6万。黄海公路纵贯南北,丰龙港河横穿东西。辖龙西、丰圣、前进、川河、丰余、盈余、亚中、龙东、斗龙、东红、开明11个村委会和三龙1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棉花,特产百合。工业产品有丝绸、铝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