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颍东区正午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颍东区正午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传清初名花子店,后更名真武集,因集北有一座闻名遐迩、与北照寺齐名的真武庙而得名,明清时期为颍东四大名镇,是著名的道教名刹。后因此庙该地称为“真武”,后传为“正午”。正午居委会位于正午镇政治、经济、贸易中心,集镇经济繁荣,全居委会4580人,21个自然村,耕地5600亩。

  正午居委会设有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9人。近年来,正午居委会依托其独有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集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进步,已成为正午镇的一面旗帜。

田楼居委会于0七年三月份与原陈寨村合并成立组建。耕地6564亩,16个自然村,21个村民组,1070户,总人口4120人。村党总支1个,市容局下派干部刘克民担任本村-。有正式党员78名,9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5名,中专1人,高中1人。平均年龄40岁。田楼村地域位置优越,土壤肥沃,地下水质好,蔬菜种植历史悠久.。

程圩村位于颍东区正午镇最南端,与袁寨镇、口孜镇毗邻。耕地面积共计6667亩,总人口5808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5亩。全村共有16个自然村,下设村小组35个,党小组12个。两个下设党支部:蔬菜发展协会,建筑协会。上图为即将投入使用的程圩村新村部。

程圩村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正午镇的一面旗帜。

大任村位于颍东区正午镇南端,南与袁寨镇的郝王行政村相接,东与程圩村相邻,西与任楼村相邻。有耕地5612亩。总人口3995人,13个村民组,75名党员,正袁路从村中心穿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适合发展种养殖业。

王桥村位于正午镇西北部,交通便利,耕地面积广阔,现有人口5100人,土地6300亩,党员108名,两委成员5人,平均年龄4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人,中专1人,高中1人。王桥村有种植日光温室蔬菜的传统,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绿色大棚经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富裕。

吴寨村位于颍东区正午镇西南方,东与张庙接头,西邻三十里河,南与称圩行政村相接,全村共有1183户,3737人, 17个村民组,17个村民组,耕地6256亩。有党员76名,7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5人,村党总支3人,村委会3人。

横山村位于颍东区正午镇西大门,南靠阜展路,北与王桥村相接,西与新华办事处接壤,东接正午居委会,西邻三十里河。总人口6073人,土地7115亩,26个自然庄,47个村民组,党员116名,设功能支部2个,阜展路从我村穿过,环乡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

  几年来,在村两委的引导下,发动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及养殖业。带动了大量农户致富增收。

建村时因陈姓自然村较多有:前陈、大陈、陈小宅、西陈、陈庄,故名。解放后属袁庄区赵店乡,1966年曾属正午公社仲楼大队,1969年设陈庄大队和大许大队,1978年改为陈庄大队,属枣庄区蒋楼乡,1984年改为陈庄村和大许村,同时设置村委会。

1992年辙区并乡,陈庄村和大许村归属正午乡,2001年,正午乡更名正午镇,属之。

2006年6月,行政区化调整把原来三个村(大许村、张庄村、陈庄村)合并为陈庄村,属正午镇至今。

陈庄村位于颍东区正午镇东北,东与枣庄镇相邻北与插花镇相望,西与横山村相邻,南与田楼居委会接壤.总面积为1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362户,5198人,25个自然庄,24个村民组,7600亩耕地,党员109人,村两委成员6人。

因历史上有张庙庙会,故命名为张庙村。解放初,属于插花区正午乡,1950年属于正午区,1956年属于永安区正午公社,1958年属于插花公社,(1958年建张庙大队,1981年改为老张庙大队;1969年建武寨大队,1984年2月成立大胡、武寨村民委员会),1961年属于插花区正午人民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属于正午大公社,1979年属于新华区正午公社,1983年属于正午乡,1984年建老张庙村、大胡村、武寨村。

1992年撤区并乡属于正午乡,1996年市划区属于颍东区正午乡。

2001年,跟随正午乡更名正午镇至今,2006年三村合并,正式定名为张庙村,并设置村民委员会。

张庙村位于正午镇东南方三公里处,东接口孜镇,北与正午镇田楼居委会相连,西邻程圩村,辖区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76亩,19个自然庄,22个村民组,总人口5073,1193户。

更多资料
闂傚倷绀侀幖顐﹀疮椤愶箑绠犻煫鍥ㄧ⊕閸嬪鏌涢锝嗙缂佺姾顫夌换婵囩節閸屾稑娅i梺绋款儜閹凤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