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村位于杨楼集,是镇政府所在地,阜淮公路从中穿过,我村于2006年由八里村、冯台村,单庄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25个村民组,共986户,总人口4163人,耕地面积4469亩。
八里村党支部成立于2006年12月,下设2个分支部,10个党小组,公有党员84名,2009年该村被评为杨楼孜镇先进党支部。 |
杨楼村下辖10个自然村,总人口4057人,占地7.5平方公里,耕地3350亩,户数786户,组数24组,党员69人。
阜淮铁路、阜口公路横跨东西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指导下,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积极落实强村富民、商贸兴村的方针,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i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杨楼村发扬民主多方征求意见,依靠科学的论证,经过村两委的多次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形成《杨楼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绘制了宏伟蓝图。
全村规划为五大区域,一是经济开发区,现已引进和自办企业8家,安排剩余劳动力70余人;二是新村建设规划区,在搞好新房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精神文明的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尚;三是休闲活动区,铁路以南开挖水面近百亩,沿中心路依托水面,水塘内建设湖心岛三座,岛上建设凉亭和茶社,划分为垂钓区和活动娱乐区,农家乐正在建设之中;四是农业发展区,铁路以北1800亩耕地,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作为农业区,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积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商业区,我们把杨楼孜镇文化街向西延伸与中心村大道相连接,中心大道规划为一横三纵,随着口孜东矿的发展煤矿生产必将占用大街以东的地方,杨楼大街必然西向发展,我村商业区的开发是指日可待。 |
王小庄村位于颍东区的最东端,与颍上县交界,耕地面积5988亩,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和阜阳市“6611”工程项目国投新集集团投资的口孜东煤矿的所在地,下辖12个自然村,人口4496人,共有党员60名。 |
王屯民族村位于杨楼孜镇西南,该村于2007年10月,由原朱沟村、王庄村王屯村合并而成。目前总面积14.8平方公里,下辖11个自然村,34个村民组,1101户,总人口5529人,耕地面积4992.6亩,该村于2006年成立党支部,下设三个分支部,11个党小组,公有党员81人。 目前全村实现通电,通广播。修建村村通水泥道路9公里,其中水泥路7公里。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大都为主,烟叶、马铃薯、大蒜为辅助产业。共办养殖场4个,林业以速生杨为主,并成立了王屯民族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3200元,外出务工2680元左右。 |
清朝时期,王氏家族居住一个土台孜上,后期人称王台孜,建国后称王台村。1958年为汤圩公社王台大队,后并为王古同人民公社王台大队,1969年建王台孜大队,1983年由王台孜大队划出,建管庄大队,1984年更名为杨楼乡管庄村、管圩村,1992年属杨楼乡,2001年2月撤乡设镇,属杨楼孜镇,2006年管庄村、管圩村合并为王台村至今。 杨楼孜镇王台村位于颍东区最东南部,与颍上县一河之隔,总面积3600亩,其中耕地面积2648亩,总户数799户,人口3580人,其中劳动力1600人,外出打工1500人,人多地少,农民人均收入300元,其中打工收入占80%,目前全村公有党员44名。 |
汤圩村位于颍东区东部边缘,与颍上县接壤。目前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1260户,总人口6280人,耕地面积3600亩。该村于2006年成立党支部(由汤圩、汤沟、河州三个小村合并为汤圩村),下设三个党支部,分别为:农业党支部、企业党支部、养殖党支部。7个党小组,公有党员103名。2005--2006年度被评为颍东区杨楼孜镇“五个好”总支部,2008年优化环境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评比第一名,2009年度颍东区杨楼孜镇先进党支部。 |
前进村下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3557人,占地6.5平方公里,耕地3250亩,户数690户,组数22组,党员60人。
阜淮铁路、阜口公路横跨东西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指导下,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积极落实强村富民、商贸兴村的方针,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i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前进村发扬民主多方征求意见,依靠科学的论证,经过村两委的多次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形成《前进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绘制了宏伟蓝图。
全村规划为五大区域,一是经济开发区,现已引进和自办企业8家,安排剩余劳动力70余人;二是新村建设规划区,在搞好新房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精神文明的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尚;三是休闲活动区,铁路以南开挖水面近百亩,沿中心路依托水面,水塘内建设湖心岛三座,岛上建设凉亭和茶社,划分为垂钓区和活动娱乐区,农家乐正在建设之中;四是农业发展区,铁路以北1800亩耕地,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作为农业区,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积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商业区,我们把杨楼孜镇文化街向西延伸与中心村大道相连接,中心大道规划为一横三纵,随着口孜东矿的发展煤矿生产必将占用大街以东的地方,前进大街必然西向发展,我村商业区的开发是指日可待。 |
张岗村位于杨楼孜镇南部,距离阜口路2公里。本村于2006年由原张岗村、朱庄村、腰庄村、徐海村合并,辖10个自然庄,10个村民组,共1036户,总人口4747人。其中二轮土地承包3749人,耕地面积4572.84亩。本村2006年成立党支部,共有党员80人,2006年以来多次被0杨楼孜镇评为先进党组织村。村两委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五句话”要求,抓好本村的新农村建设。
目前,全村基本通电,通广播,村村通水泥路达三公里。农业生产以小麦、大斗、玉米、棉花为主,以烟叶、瓜果、大蒜、土豆为辅助产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4000元。外出务工人员12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