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峰塔
飘峰塔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飘峰塔为九级麻石浮屠,位于开慧镇飘峰山南麓的峡谷口,依山傍水,古朴典雅。相传晚清时,当地缪氏名门议论,飘峰山下的缪家洞于山川“气脉”所在,属风水宝地。为“保气脉、保财富”,遂有“缪十万”带头捐资,于清光绪元年(1875)建成此塔,为糯米饭搅砂灌浆砌成的九级六面椎体麻石建筑,通高25米。塔基高1米,直径3米,基座有雕刻,其中一幅为云龙图案,上有“点画同珍”4字。2—8层均高3米,皆六角出檐,檐角短而微翘。每层每边有3块麻石,其中转角处一块为两边共用。第2层为“化纸炉”,半圆形炉门,周围刻浮雕人物故事,神态风采栩栩如生,门上端刻“珍同画点”4字。第3层为捐资修塔碑记。第4层镌刻“飘峰塔”3字。第5层镌“敬惜字纸”4字。第6层有门,饰花草虫鱼,门上横披书“笔阵凌云”4字,两侧书对联“山河并秀,日月增辉”;内有石雕佛像一尊,雕刻精美细致。塔上所有字体皆正楷,苍劲有力。
塔尖石为葫芦状,重200公斤,传为当地武举人缪某用肩膀扛上去安放的。
长者云,此塔似有神佑。日军四犯长沙,汨、平、长上空敌机如蚊蝇飞窜,丢下无数-,古塔却安然无恙。更奇巧的是,1970年塔顶被狂风吹歪,向西南方倾斜40厘米,众人皆觉异象,孰料不久竟不扶自正,传为天地之作。
飘峰塔是长沙县古塔建筑的重要遗存,不仅造型别致美观,纹饰雕刻精致大方,字体圆润饱满,建筑艺术独特,还融入诸多国学礼教文化,反映出当时的工艺水平、审美理念和文化信仰,民族特色显著,于2000年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四向至塔基外50米,建控地带为四向至保护范围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