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埠镇 | 隶属:上犹县 |
行政代码:360724104 | 代码前6位:360724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8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黄沙圩3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取黄沙,埠前两村名之首字,更名为黄埠公社。后又更名为黄埠镇。
基本介绍:
黄埠镇位于县城东部,素有“上犹东大门”之称,2001年7月撤乡建镇,全镇辖10个行政村,4206户农户,人口为15670人,总面积为74平方公里。2000年黄埠工业区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多年来,黄埠凭着工业小区的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产业富民”战略,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境内现有工矿企业50余家,现已形成以发电、玻纤、建材、建筑、化工、制衣、食品、机械、家俱为龙头的支柱产业,产品达60多种,远销国内外。到2004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9亿元,财政收入达340.2万元,农民纯收入达1600多元。
农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黄埠镇为2021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14年7月,黄埠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50年初属第一区,分黄沙、东塘、太平、丰岗、南村5个乡。
1958年合并属城关人民公社,为黄沙片。
1961年8月黄沙片从城关公社分出成立黄沙人民公社。
因地区内重名,1983年9月15日更名为黄埠公社,1984年5月恢复乡建制,2001年8月撤黄埠乡,设黄埠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县工业园区,“金山”即产金之山,寓意着经济发展。…[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黄沙乡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黄沙乡北村、英稍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黄沙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夕属黄沙乡第二保,建国初属丰岗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卫上丰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府,5月生产大队改为上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黄沙乡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丰岗乡下丰岗。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丰岗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并析出埠前大队仍称丰岗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黄沙乡第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南村乡梅子园、南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南村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黄沙乡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南村乡感坑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感坑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夕属黄沙乡第六保。建国初属太平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坑中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府,同年5月生产大队改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黄沙乡第八、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黄沙乡合溪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合溪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夕属黄沙乡第九保。建国初属太平乡崖坑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崖坑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府,5月生产大队改…[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夕属黄沙乡第十保,建国初属东塘乡东塘村、西塘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为东塘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府,同…[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黄沙乡第十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东塘乡龙头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龙头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