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钱集镇 | 隶属:沭阳县 |
行政代码:321322103 | 代码前6位:321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钱集原是湖畔村落,相传元末年间即有人在此劳作、繁衍生息。康熙42年(1703年),由奉政大夫钱镦发起兴集,故名“水旱码头钱家集”,后称钱集。
钱錞(chun)(?~1555)字鸣叔,湖广安陆州(今钟祥)人。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任江阴知县。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日本海盗侵犯浙东阴一带。百姓奔县城避难,兵备道王崇古不开城门,百姓危在旦夕。…… 钱錞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钱集镇是江苏省沭阳县的南大门。位于苏、鲁、皖三省和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大小三角中心,处在徐连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运河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区位独特。
钱集原是湖畔村落。相传元末年间已有人在此劳作、繁衍、生息。康熙42年(1703年),由奉政大夫钱镦发起兴集,故名"水旱码头钱家集",后称钱集。1928年建立钱集乡,1945年设钱集区,1946年划归淮阴县,1947年重归沭阳管辖,1957年成立钱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1999年撤乡建镇。
集镇东北部是一片碧波荡漾的金湖,每到秋冬季节,这里便落满南飞的大雁。据《沭阳县志》记载:"金湖落雁"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钱集镇为2021年江苏省卫生镇。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钱集镇榜上有名。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钱集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1934年),设置钱集乡。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1940年以后),置钱集乡。
新中国建国以后(1952年),置钱集乡。
1958年设立钱集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钱集乡。
2000年撤乡改置钱集镇。
2021年撤销钱集镇、张圩乡,设立新的钱集镇。
钱集原是湖畔村落,相传元末年间即有人在此劳作、繁衍生息。康熙42年(1703年),由奉政大夫钱镦发起兴集,故名。…[详细]
张圩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钱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大南而得名。1958年设立大南大队。1983年更名为大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榆南村村民委员会与大南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大南村村民…[详细]
该村在很早以前就有东永兴庄、中永兴庄、西永兴庄,后来就把该村命名为永兴村。…[详细]
相传张姓始祖张杰,原籍扬州人,随朱元璋起义,至洪武十四年封官为水运后卫总旗,带兵安营于此,后分兵东、西两处建村兴集,西边为西营。…[详细]
以前该村落里有座桥称为新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通道,后来人们就把该村命名为新桥村。…[详细]
该村主要以漆姓居多,并在六塘河北岸设有土圩防御外敌,因而得名漆圩。…[详细]
为纪念革命烈士董效佐而得名。1958年设立效佐大队。1983年更名为效佐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1958年设立新河大队,1983年更名为万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陈姓在此筑圩兴集而得名。解放初期设立陈圩乡。1958年更名为陈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陈圩村。1996年划分设立陈东村村民委员会、陈西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因陈姓在此筑圩兴集而得名。解放初期设立陈圩乡。1958年更名为陈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陈圩村。1996年划分设立陈东村村民委员会、陈西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相传张姓始祖张杰,原籍扬州人,随朱元璋起义,至洪武十四年封官为水运后卫总旗,带兵安营于此,后分兵东、西两处建村兴集,东边为东营。…[详细]
因徐姓家族在六塘河码头居住形成村庄而得名。…[详细]
因境内自然村水庄较有名气而得名。1958年设立水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水庄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水庄村村民委员会纪荡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水庄…[详细]
因山尖原村名严荡历史久远,故合并后命名为老严荡村。…[详细]
因村子位于东六塘河的西沿岸边,本应为沿河村,后误写误读为引河村。…[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石桥庄而得名。1958年设立石桥大队。1983年更名为石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