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沟镇 | 隶属:泗洪县 |
行政代码:321324101 | 代码前6位:321324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93.5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8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双沟工业园区便民路1号 | |
下辖地区:16个社区、2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唐朝时称为双溪,宋初逐渐形成集市,因面临淮河,名顺河集。据《泗州志》记载,清康熙27年(1688年)称双沟镇,以地东西两侧各有淮河汊流得名。
基本介绍:
2020年,撤销双沟镇、四河乡、峰山乡,设立新的双沟镇。以原双沟镇、四河乡、峰山乡的行政区域为双沟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汤南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双沟工业园区便民路1号。
双沟镇行政区域面积193.51平方千米,人口10.21万人,辖16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
[基本情况]双沟镇地处苏皖两省三县交汇处,是宿迁的南大门,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中国名酒之乡。历史素有鸡鸣两省,犬吠三县之说,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宁宿徐高速公路、宁徐公路穿境而过,东濒洪泽湖,淮河、怀洪新河横贯东西。
[特色产品和资源]巩固、拓宽林果基地建设,以草湾百亩林果示范园为核心区,向高速公路和宁徐公路两侧辐射、延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被命名为第九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双沟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双沟镇上榜。
2018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双沟镇为2018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2016年11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双沟镇为第二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14年7月,双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双沟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下草湾文化遗址位于泗洪县双沟镇东南8公里处的下草湾引河东岸,南临淮河,北滨洪泽湖,是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遗址现状为普通河坡,2002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
下草湾人遗址位于泗洪县双沟镇东南八公里处。南临淮河,东滨洪泽湖,是河湖间的岗岭地带,海拔44.4米。由于滨湖湾,且有广泛的水草资源,故称“下草湾”。下草湾地层被称为“下草湾高岭土地层”。是地
双沟惨案公墓坐南面北,墓前有石碑一通,为1995年5月双沟镇人民政府立石,镌隶书“日军侵华双沟惨案遇难同胞公墓”。1940年中秋节,侵华日军对双沟镇进行扫荡,共烧毁房屋4000余间,杀害居民
双沟遗址位于泗洪双沟镇双沟老酒厂内,东临中大街,南近淮河。2017年8月,受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并报经省文物局同意,宿迁市博物馆组织对该公司酒厂旧址部分地块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一处砖
位于江苏省双沟酒业集团第九车间院内。2002 年5 月13 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官员莫卡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夔等一百多位国内外著名考古学者齐
历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称双沟镇。
1940年置双沟镇,隶属泗南县双沟区。
1949年隶属泗洪县双沟区。
1965年置双沟镇(县直属镇)。
1989年双沟镇与双沟乡合并设立双沟镇。
2020年7月,撤销双沟镇、四河乡、峰山乡,设立新的双沟镇。
为纪念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于1943年率部队在此筑堤抗洪,取其名中""雪""和序数命名""雪二"。…[详细]
后窑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以驻地双沟得名。双沟:宋代形成集市。因东西两侧被洪水冲刷成两道大沟,故名。…[详细]
位于双沟集镇区东侧,故名。1983年建双东居民委员会。2006年,经泗洪县人民政府(洪政发〔2006〕50号)批准,将双东居民委员会冠名为双东社区居民…[详细]
位于双沟集镇区南侧,故名。1966年建双南居民委员会。2006年,经泗洪县人民政府(洪政发〔2006〕50号)批准,将双南居民委员会冠名为双南社区居民…[详细]
位于双沟集镇区北侧,故名。1966年建双北居民委员会。2006年,经泗洪县人民政府(洪政发〔2006〕50号)批准,将双北居民委员会更名为双北社区居民…[详细]
位于双沟自然镇靠近淮河区域,取双沟和淮河首字""双淮""命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苗庄得名。苗庄:苗姓始居于此,得名苗庄。…[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西岗得名。西岗:位于双沟集镇西侧岗岭上,得名西岗。…[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花园庄""花园""命名。花园庄:花姓居此,本无花园,雅称花园庄。"。…[详细]
罗岗社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以历史上政区名称周冲乡“周冲”命名。周冲:历史上周姓居此,位处岗坡与洼地之间,洪水长期从此冲刷而过,此地形俗称""冲"",故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汤南庄“汤南”得名。汤南庄:位于汤圩子之南,故而得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刘符套得名。刘符套:《康熙起居录》记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第六次南巡专程考察并下旨废止溜淮套工程(从双沟开挖河流至清河口),…[详细]
地处淮河边,常遇水害,人们企盼农业丰收,故以""淮丰""命名。"。…[详细]
三国时,曹操挥师南下曾屯兵于附近一带,设境内红山为烽火台,此后即有""烽山""之称,明代以来,""烽山""演称""为峰山"",故名。…[详细]
以驻地前窑得名。前窑:明时建有南北两座土窑,此村靠近南窑,故名。…[详细]
以辖区张、郭二姓得名。1949年为张郭村。1958年建张郭生产大队。1981年析出另建油周生产大队。1984年张郭生产大队改为张郭村。2001年两村合…[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李庄得名。李庄:李姓居此,得名李庄。…[详细]
"靠近双沟镇,濒临淮河,故以""双淮""命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毛嘴得名。毛嘴:毛姓居住三面为湖洼地的岭子上,此地形俗称""嘴"",故名。…[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草湾得名。此处为淮河拐弯处,地势低洼,野(水)草繁茂,人称草湾。后形成上草湾、下草湾2个村庄,故此得名。…[详细]
取自然村大高套、小高套""高套""命名。高姓居住周边为洼地的孤岭上,历史上常被洪水所困,此地形俗称""套"",故名。…[详细]
"地处淮河边,以词藻胜利命名""淮胜""。"。…[详细]
以地处淮河边,以建设淮河之意命名""淮建""。"。…[详细]
地处淮河边,以新治理的淮河之意命名""新淮""。"。…[详细]
因面临淮河,以""迎淮""命名。"。1958年建迎淮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迎淮村民委员会。…[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中潼得名。中潼:此村地处漴潼河(今怀洪新河)、潼河中间,得名中潼。…[详细]
以位于潼河边得名潼河。1962年建潼河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潼河村民委员会。…[详细]
为纪念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于1943年率部队在此筑堤抗洪,取其名中""雪""和序数命名""雪一""。"。…[详细]
为纪念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于1943年率部队在此筑堤抗洪,取其名中""雪""和序数命名""雪三""。"。…[详细]
为纪念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于1943年率部队在此筑堤抗洪,取其名中""雪""和序数命名""雪四""。"。…[详细]
为纪念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于1943年率部队在此筑堤抗洪,取其名中""雪""和序数命名""雪五""。"。…[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吴庄得名。吴庄:吴姓始居于此,得名吴庄。…[详细]
以辖区自然村黄岗得名。黄岗:黄姓居住岗岭上,得名黄岗。…[详细]
以驻地自然村塔河得名。塔河:明时在此开挖河道,因流沙大而坍塌,人称塌河,后讹为塔河。…[详细]
以辖区周圩子和小王庄两庄姓氏“周王”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5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养殖一场生活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5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养殖二场生活区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