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长荡镇 | 隶属:射阳县 |
行政代码:320924111 | 代码前6位:320924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5 | 邮政编码:224000 |
车牌代码:苏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4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解放前,此处有十二里长、东西向的芦苇荡,荡中有一水沟纵穿南北,人们将沟西的一段称为五里短荡,沟东的一段称为七里长荡。
基本介绍:
长荡镇位于射阳县西南,西与建湖县上冈镇接壤,南与城区青墩镇隔河相望。距204国道、新长铁路、宁盐高速盐城北入口7.5公里。全镇下辖9个村,5个居委会,9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4.83万。是远近闻名的“毛兔之乡”、“皮鞋之乡”、“蔬菜出口之乡”。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长荡人乘风乘势,抓住机遇,奋力开拓,经济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后发之势。4万亩棉花、3万亩水稻、1万亩蔬莱、1万亩水产养殖、10万头生猪、20万只长毛兔,不仅有力地支撑着长荡的农副业生产,也为其深度开发准备了充足的资源。3000亩工业园区的建设,36家企业的进驻,初步形成了纺织、机械、轻工、食品、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入选盐城市2023年市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名单。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长荡镇上榜。
2018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长荡镇为2018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幸福人民公社。
1959年,划社被命名为长荡人民公社,1983年,改置长荡乡。
2000年撤乡改置长荡镇,并沿用至今。
以地处自然村老厦西侧而得名。1955年-1957年,为西厦初、高级社。1958年,为西厦大队。1983年,为西厦村。2001年,撤销北沙村、西厦村,设…[详细]
解放前,因七里长的芦苇荡得名。2001年,由才堆村四组、中河村一组、荡中村一组、西沙村六、九组合并,设立长荡居民委员会。2019年,更名为长荡社区居民…[详细]
以革命烈士倪宏才得名。1955年,为宏才初级社,后为高级社。1958年,为宏才大队。1983年,为宏才村。2001年,宏才村、才堆村合并,设立宏才居民…[详细]
由洼港、南星两村各取一字得名。1958年,为洼港大队。1968年,为洼港大队革命委员会。1984年,为洼港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销南星村村民委员…[详细]
解放前住户的房基建在一土墩上,且位于三条小路的交岔口而得名。…[详细]
以革命烈士倪云安同志的名字命名的。1955年至1957年,为云安初、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设立云安生产大队。1983年,设立为云安村村民委…[详细]
以革命烈士倪甲侯同志的名字命名。1955年至1957年,为甲侯初、高级社。1958年,为甲侯大队。1983年,为甲侯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崇凤村村…[详细]
因村驻地在三个自然村庄的中间而取名“三中”。…[详细]
以地处自然村老厦的东侧而得名。1946年,为东厦乡。1955年-1957年,为东厦初、高级社。1958年,为东厦大队。1983年,为东厦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因紧邻中心河得名。1946年,为中河村。1955年至1957年,为中河初、高级社。1958年,为中河大队。1983年,改设为中河村村民委员会。2001…[详细]
以烈士陈林命名。1946年,为陈林村。1955年至1957年,为陈林初、高级社。1958年,更名陈林大队。1983年,改设为陈林村村民委员会。2001…[详细]
民主建政时,由原黄沙乡隶属的三个保合并成的村而得名。…[详细]
解放前为六合乡。因6个村合并而成一个乡,而得名“六合”。…[详细]
因抗战胜利取名胜利桥村。1946年,以地处黄沙港南,取名沙南村。1955年至1957年,为沙南初、高级社。1958年,以经常胜利之意,更名常胜大队。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