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图河镇 | 隶属:灌云县 |
行政代码:320723109 | 代码前6位:32072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8 | 邮政编码:222000 |
车牌代码:苏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8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三舍村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辖区土地分布在五图河两岸,取“图河”两字,故名。
基本介绍:
图河镇位于灌云县东南。总面积95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59484人。男女性别比112:100。人口出生率12.2‰,死亡率7‰,自然增长率5.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10万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3850万元,增长50.5%;第三产业增加值13240万元,增长14.7%。人均生产总值7649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300万元,增长14.8%。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500万元,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2346万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46万亿元,增长1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30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江苏省爱卫办命名图河镇为2022年江苏省健康镇。
2022年1月,图河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图河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1912年,设图河乡。
1958年成立图河人民公社。
1983年复称图河乡。
2015年1月9日,撤销图河乡,设立图河镇,沿用至今。
此处人烟少,芦苇丛生,有三户人家在此开荒种田,居住茅草小舍,故名。…[详细]
因是清朝政府在五图河两岸自西向东开挖八条排减沟,向东称“段”,故名。…[详细]
自西向东,因位于第七道沟,故名。1958年得名团结大队,1966年团结大队分为九段大队与团结大队,1983年改为七道村村民委员会,属图河乡,2015年…[详细]
解放战争以大兴沟而得名四道沟,解放前由四道沟转为义民村。由义民大队合并而得名。…[详细]
因解放前有一块公共堆放柴草的场地,故名。…[详细]
大李庄村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图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是合并村,寓意和和睦睦,平平安安,故名。…[详细]
建国以前,原来是海州莞渎厂,建国后灌云县第四区图南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新民大队,1983年改为杜圩村村民委员会,属图河乡,2015年改图河镇…[详细]
据地主邱寅初曾到此下马认地,故名。1949年前属灌云第四区西湖,1950年后属杨集西湖,1958年属图河公社,得名新民大队,1966年划出设立马屯大队…[详细]
因位于五图河南岸,有一条港,故名。咸丰年间海州莞渎场,1949年前属原第四区图南乡,1949年后属杨集区南港乡,1958年属图河公社,得名南港大队,1…[详细]
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从西向东挖排水沟从一道沟到八道沟,位于第八道沟,故名。…[详细]
因此地因位于头道沟和三道沟后半部的中间,故名。…[详细]
1950年此地开拓一条五图河,村在河边,故名。…[详细]
因解放战争的一次阻击战在大兴沟,为纪念此次战争,故名。…[详细]
因解放前是许姓地主的下属村庄,村的中间有条南北大沟,故名。…[详细]
清朝光绪年间,灌南孙姓地主在此买下马家一条沟荡,设二十村落,起名安福村,意为平安幸福,故名。…[详细]
周姓地主将此庄卖给中正财主朱家,故名。清朝时属海州莞渎场,1949年前属灌云县第四区、义河乡,1949年后属杨集区、义河乡朱庄村,1958年属图河人民…[详细]
取农业兴旺之意,故名。1949年属灌云县第四区义河乡,1949后属杨集区义河乡,1957年得名兴农高级社,1958年属图河公社,改为兴隆大队,1983…[详细]
因该村以董姓居多,故名。1983年得名,属图河乡,2015年改图河镇,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