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刊江街道 | 隶属:武穴市 |
行政代码:421182002 | 代码前6位:42118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车牌代码:鄂J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74万人 |
人口密度:83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社区 |
地名由来:
刊江街道辖区内河流古时称为利水,《史籍》误将“利水”注作“刊水”,故而得名“刊江”。
基本介绍:
刊江办事处地处武穴市城乡结合部,版图面积45平方公里,现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67个村(居)民小组,共有7416户,总人口37376人。办事处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境内有团山工业集中区、仙姑山旅游风景区、建材生产聚集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现有香港富源表业、香港洋龙服装、广东欧美达永安玻业、成都彩虹电器、浙江晟宇管桩、湖北美雅食品、武穴件杂货码头等中外企业98家,个体工商户680户。2011年,全处共引进和扩建项目44个,引进到位资金5.7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税收收入4211万元,同比增长29%,全处人均贡献税收1000多元,人均
历史沿革:
956年,属红旗区。
1984年2月,撤社并区,又归武穴区。
1987年10月,撤区并乡,成立刊江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朱木桥塆是该社区境内人口最多、最密集的自然塆,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余祥塆是该社区内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自然塆,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原名为垄里,因该社区境内的马鞍山南有一垄田,以东风港为界,港北为垄里,而取名。后因居民为书写便利,便以谐音“龙”字代替,慢慢的时间长了,居民都称为“龙…[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传梅府原为梅家府,在南宋保佑年间以前可能不是叫梅家府,只是梅姓在那里定居。至南宋保佑四年梅姓两兄弟梅应春和梅应申同年考上进士。据广济县志载,梅应春初任…[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内的居民刘、桂二姓较多,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原大队居民的主要水源来自武山湖,且居民以高姓居多,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魏家塆是该社区内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自然塆,又临近武穴城区,知名度较高,故而得名。…[详细]
武穴市泉塘村距武穴城区只有几公里,因拥有仙姑山景区而知名。 仙姑山,相传为何、陈、许三女子入山-处。仙姑山林木葱茏,一峰独秀,群岭拱卫。山中多石…[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张竹林塆位于境内,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的自然塆,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辖区内有座历史悠久、颇有名气的庙宇,故而得名。“中官”即中官庙。…[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龚隆塆位于境内,是唯一的自然塆,故而得名。“龚隆”即龚隆塆。…[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团山位于辖区内,故而得名。“团山”即山的名称。…[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陈高塆位于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陈高”即陈高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