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积玉口镇 | 隶属:潜江市 |
行政代码:429005107 | 代码前6位:42900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28 | 邮政编码:433100 |
车牌代码:鄂N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72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积玉口镇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检修青石覆盖的下水道时,惊现一对金色鲫鱼,因而得名。
基本介绍:
积玉口镇是潜江市的西北边陲,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三市的交界处。全镇辖22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农户7270户,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人口3140人,全境面积 11100公顷, 1975年撤区并社,1994年撤乡建镇,成立了积玉口镇。
积玉口镇境内有江汉油田矿区,漳湖垸监狱、广华监狱;有江汉平原唯一的丘陵地,面积近万亩;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淡水湖——借粮湖,面积 1.1万亩;有距镇四公里处的脉旺嘴小镇,曾是红军荆南县政府所在地,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和战斗过。
积玉口镇主要生产水稻、棉花,盛产淡水鱼、螯虾、黄鳝、甲鱼、绒螯蟹。宝湾村、凤蛟村、古城村所产优质大米,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积玉口镇被确定为2023年湖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3年2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命名积玉口镇为2021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文化旅游:
借粮湖风景区位于潜江市--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境内,水域面积达5万亩,旅游资源十分突出。借粮湖是东周春秋时期,楚庄王流放的地方,留下很多遗迹和美好的传说,同时还是秦朝古竞陵城的所在地。借粮湖
三甲咀遗址位于潜江市积玉口镇资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480米,南北宽320米,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断面可见文化堆积,地面采集标本有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鼎、罐、瓮、杯
郑家台遗址位于潜江市积玉口镇关庙村一组,年代为宋、明。类别为聚落址。2011年9月,被确定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泡家庄墓群位于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十组,年代为宋、明。类别为普通墓葬。2011年9月,被确定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家咀墓群位于潜江市积玉口镇凤姣村七组,年代为明。类别为普通墓葬。2011年9月,被确定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年(1931年),是湘鄂西荆南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1956年春,设为新农乡。
1958年,成立新农公社。
1980年11月,更名为积玉口公社。
1984年2月,更名为积玉口区。
1987年10月,更名为积玉口乡。
1994年,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2年,设立积玉口镇罐头尖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语麒麟在此,凤凰南飞,南山北斗,堆金积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属荆门县长湖区;1954年成立初级合作社;1957年2月初级社转入高级社;1958年2月,建立人民公社;1975年2月,全县撤区并社,建立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六年,褚姓人氏科举上榜,为了光宗耀祖而建立30个大小不一的花园,尔后为纪念此事,便以花园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庙宇得名。因当地有座庙,名为资福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该地有一潭口。清道光八年(1828),发生百年一遇秋汛,汉江大堤蚌湖段溃口,洪水横冲直闯,将此地离老潭口不远处又冲成一个很大的深潭,因有新旧两个…[详细]
从汉宜高速公路后湖出口下,走219省道,广华寺收费站出口100米往左拐,车行约20分钟,即可到达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 古城村位于镇西南5。7公里,…[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原位于野猪湖旁,每到春季野猪湖里就光亮闪动,人们怀疑湖里有宝珠,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凤蛟村是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纪念关公而建的一座庙宇,称为关王庙。1956年建立新农公社樊场大队;1958年挖田关河后,在田关河以南的取名为关庙大队;1975年建立潜江县新农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么口村是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一座亭,名为花亭,故名。1951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2月升级为高级社;1958年2月升级为人民公社花亭大队;1975年2月属潜江县浩口…[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初级社入高级社;1958年高级社又转为人民公社;1975年2月前,属潜江县浩口区所辖;1975年撤区并社后建立…[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清朝同治年间(1864),当时血吸虫病横行,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又解决不了病痛,玉帝知道后,派九头星牛(神牛)来此观察,后来演绎成一段神话,当地刘氏家…[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属潜江县浩口区管辖,成立初级社;1957年初级社改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取名新华大队;1975年2月属潜江县浩口区太和公社新华…[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1405)年间,此地是一船码头,由万姓老爷和李姓老爷在码头附近建高铺,后逐渐形成了小集镇。对小集镇的命名当时产生了分歧,最后由旁观者建议就以两…[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1月成立初级农村生产合作社;1957年2月初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高级社又转为人民公社;解放初期为两个生产大队,其中1、2、3、4、5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建立荆门县长湖区初级合作社,后为高级合作社;1958年4月省行政区划调整,属潜江县浩口区新农公社荆河大队;1975年县撤区并社,属潜江县新农…[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地片名百耳垸、芦花垸各取一字命名。1956年前,属荆门县;1956年2月全省行政区划境整合,划归潜江县;20世纪50年代,先后建立百花初级生产合作社…[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植物命名。因该地原为荒地,芦花盛开,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1957年,先后建立荷花初级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1956年春,七组南半头及九组均属荆门县;1956年2月全省行政区划调整后,划归潜…[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借粮湖东北,借粮湖原名池弭湖,后改名为赤弭湖,村民以此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归属性质命名。1975年撤区并社时,公社驻地都是粮田,该大队由公社直接管理,故命名为直属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1417),朝廷下令筹建北京宫殿,各地也要修缮寺庙。武当山寺庙就是在当时修建的。武当山移民到潜江后,仍然怀念故土的一草一木,尤其…[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0年11月,因南水北条工程需要,十堰市郧县榔陂镇周家湾、亮子湾2个村,总计2001人,迁移至潜江市积玉口镇定居,并合并成为郧府新村。…[详细]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州、荆门两市接壤,耕地4560亩。地势地貌独特,具有丘陵地貌的特征,同时也是潜江市海拔最高的村。当地人民因地制宜,根据地势低洼、湖泊众多的地域特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