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藕池镇 | 隶属:公安县 |
行政代码:421022106 | 代码前6位:4210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6 | 邮政编码:434000 |
车牌代码:鄂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藕池镇以“池多盛产莲藕”而得名。
基本介绍:
公安县藕池镇位于荆江分洪区南端,东濒藕池河与石首市隔河相望,西临虎渡河与黄山头镇毗邻,沙岳大道等五条干线公路交汇穿插其境,是湖北省有名的建筑防水工业重镇、湘鄂两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全镇版图面积97.2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辖13个自然村,1个镇办渔场,5个街道居委会。现有中小学12所,卫生院(室)21家,自来水厂2座,110千伏的变电站一个。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真迹传真全部开通,有线电视台和无线差转台覆盖全境。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4亿元,位居公安县前三名。曾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民政部授予""楚天明星乡镇""和""中国乡镇之星""称号,2001年9月被省
历史沿革:
北宋元丰三年(1080)“藕池镇属石首一镇”,后属石首县西乡。
1939年,在此设区,下辖乡,保。
1942年,共产党领导的石(首)公(安)华(容)行政委员会在此设过藕池联乡政府,下辖5乡。
建国后,设藕池区,下辖5乡。
1950年成立藕池镇人民政府,下设街道委员会。
1958年,成立藕池人民公社。
1961年恢复为镇,三个分社改名为街道。
1965年从石首县划归公安县管辖,为县辖镇之一。
1975年成立藕池人民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6年隶属石首县藕池镇,设立人民街居委会。1959年更名为跃进分社。1961年更名人民街居民委员会。1984年隶属公安县藕池镇,设立人民街办事处。…[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中国成立后,取“人民当家作主”之意修建了民主路,后成立社区沿用此路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黄山头曲酒厂座落于此,故命名。1956年隶属石首县藕池镇,设立解放街居民委员会。1959年更名为火箭分社。1961年更名解放街居民委员会。199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古时的一座寺庙名命名。相清朝时期,由杨、林两姓居民共修寺庙一座,始称“杨林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地理位置命名,该地段一直以来紧邻藕池镇城区,属城乡结合部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向太阳一样光芒万丈的美好寓意命名。1950年属石首县倪家乡太阳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南闸区倪家人民公社,设立太阳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寓意人们的生活幸福美满,故命名。解放前后迁居此地居住的居民以周姓居多,因开设有几处小卖铺,始称“周家铺”。1950年属石首县倪家乡,成立幸福农场。1…[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当地的合新农业社命名。1950年属石首县倪家乡,成立合新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南闸区倪家公社,设立和平大队。1971至1973年与高场大…[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历史上此处曾有一个小港口,有官船、民船停靠于此,在港口停靠处有一外地势较高的平地,当地人在此建房、开设店铺做生意,得名“高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所邻两地间位置地名综合命名。该地靠近高家场和洪家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美好愿景命名。源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后引申为优秀、出色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新乐村与新口社区合并形成,两个村居各取一个字,故命名为新口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积玉口村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四面被虎渡河水相围,民国时期只有六户人家在此围堤筑垸而居,始称“六合垸”。…[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合峰村与项岭村合并形成,以水产养殖为主,湖较多,寓意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故名鸿毛湖村。…[详细]
区划代码:~5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扁担湖渔场生活区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