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禹州市 | 隶属:许昌市 |
行政代码:411081 | 代码前6位:411081 |
长途区号:0374 | 邮政编码:461000 |
车牌代码:豫K | 行政级别:县级市 |
人口密度:756人/km2 | |
辖区面积:14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1万人 |
地名由来:明万历三年(1575)避神宗朱翊钧讳改钧州为禹州,1913年降为禹县,1988年改市;传禹治水有功,禹子启在此建夏朝故名;另说因相传此为夏禹所都得名;据《水经注》:夏禹始封于此。
2023年3月,禹州市上榜2023年中国百强县第57名。
2023年1月,禹州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禹州市GDP总量为926.9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城市第54位。
2022年8月,禹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3月,2022年中国百强县发布,禹州市位列第53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禹州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2年1月,禹州市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禹州市位列第24。
2021年12月,2021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名单出炉,禹州市位列第51位。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全市辖26个乡镇(街道)、67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469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1988年撤县建市,是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国家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市和河南省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县(市),连年保持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和中国工业百强县称号。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903.8亿元,同比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2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0.2亿元,同比增长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
禹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夏朝建都之地,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全市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2015年先后荣膺“中国中原瓷都”“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称号,2017年被命名为“华夏药都”。
禹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禹州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西邻焦柳铁路,南有平禹铁路,禹登铁路贯穿西北部,郑渝高铁在禹州按地级站标准设站。S103、S237、S325与郑栾、盐洛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贯穿全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禹州资源丰富,能源充沛。境内富藏煤炭、石灰石、铝矾土、陶土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34亿吨、远景储量90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被国务院列入成长类资源型城市;水泥灰岩储量45.91亿吨;铝矾土矿蕴藏量约2亿吨。电力能源充沛,火电装机容量达202万千瓦;全市大、中、小型水库38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为禹州分配水量3780万立方米,沙陀湖调蓄工程列入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在线调蓄规划;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途径禹州,燃气供应充足。
禹州发展迅速,优势明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强力推进能源建材、装备制造、中医药、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转型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2家,环保装备和铸造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31.6%;规划面积6.57平方公里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农业经济特色明显,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红薯种植加工、畜牧养殖三大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红薯种植面积17万亩,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迷迭香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产粮大县、粮食核心区主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服务业蓬勃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产业发展迅速,禹州市特色商业区是河南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2021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1亿元、贷款余额329.6亿元。
禹州设施完善,环境宜人。城区规划面积7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47万,城镇化率52%,供水、供气、供暖覆盖率分别为95%、90%、58%,绿地率34.3%;建成了日处理能力共计13万吨的3座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300吨的垃圾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拥有全国唯一的钧官窑址博物馆、河南省首家县级体育馆、科技馆和国家一级图书馆;供电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移动信号实现了全覆盖;境内AAAA级景区4家、AAA级景区7家,拥有占地3500亩的城市森林植物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颍河水利风景区;全市森林覆盖率23.24%,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林业生态市”等称号。
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 大禹详细信息++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末期为夏部落活动中心,禹在此受封为夏伯。
其子启于此创建奴隶制王朝,史称夏邑。
春秋郑庄公于此建郑国别都,称栎邑城。
战国初韩景侯于此建都称阳翟。
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灭韩,置阳翟县,属颍川郡,郡、县均治此。
汉因之。
三国魏属河南尹。
西晋属河南郡。
东魏兴和元年(539)置阳翟郡。
隋属河南府。
北宋属颍昌府。
金、元属钧州。
明万历三年(1575)为避皇帝朱翊钧讳,改钧州为禹州。
闯王李自成攻下禹州,改为均平府。
清顺治时复禹州名,属开封府。
1912年改禹州为禹县,属豫东道。
1914年属开封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2年属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许昌专区。
1969年属许昌地区。
1986年属许昌市。
1988年撤禹县设县级禹州市。
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位于禹州市区东南部,辖8个村(居)。其中3个居委会,5个城郊村。共有17个党支部(党委),党员862名,总人口20648人,总面积…[详细]
禹州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颍河中上游,伏牛山脉与豫东南平原过渡地带。为省直辖行政单位。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紧邻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郑石高…[详细]
韩城街道地处禹州市西部,东与颍川街道相邻,南与夏都街道接壤,西与火龙镇相连,北与钧台街道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2千米,总面积1…[详细]
钧台街道办事处位于城区北部,辖9个村(居),90个村(居)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73亩,辖区人口4.4万人。
——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详细]
褚河镇地处禹州东大门,东接许昌县,西邻禹州市区,南接范坡,北邻郭连,辖37个行政村,302个村民小组,101个自然村,总面积73.31平方公里。其中耕…[详细]
火龙镇位于禹州市西郊城乡结合部,北临颍河,许洛公路(许昌-洛阳)贯穿东西。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辖26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详细]
顺店镇位于禹州市西十五公里处,北邻苌庄乡,东靠浅井、朱阁乡,南依火龙、文殊两镇、西与方山、花石两个乡镇接壤,许(昌)洛(阳)和禹(州)方(山)公路在此…[详细]
方山镇位于河南省的禹州西部山区,地处伏牛山余脉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距京广线65公里,北距省城郑州110公里,西距登封少林寺40公里。全镇总面积74…[详细]
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处,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积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是禹州市、郏县、汝州市三县(市…[详细]
禹州市辖镇。1968年建鸿畅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20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5.4万。禹(州)神(垕)~公…[详细]
梁北镇,位于禹州市城南2公里处,处三峰山、柏山之阴,毗邻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新郑国际机场38公里,豫01线、豫31线、平禹铁路、禹郏公路穿…[详细]
古城镇位于禹州市东北10公里处,郑平公路贯穿南北。镇域总面积53.82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212个村民小组,4.4万多口人。镇域东…[详细]
无梁镇位于禹州市北部,辖30个行政村,227个村民小组,3.8万口人,总面积84.6平方公里,郑平公路、彭花公路在此交汇,郑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详细]
禹州市辖乡。1968年建文殊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20公里。面积64.5平方公里,人口4.6万。涌泉河、兰河穿境而过,禹(州)磨(…[详细]
鸠山镇位于禹州市西部山区,东与文殊、方山镇搭界,南与磨街乡毗邻,西部、北部与汝州市、登封市接壤。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2…[详细]
范坡乡位居禹州市东南隅,东与许昌县隔颖河相望,南与襄城县相毗邻,全乡总面积71.8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2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万口人。耕地…[详细]
郭连乡位于禹州市城区东北9公里处,是三国名将郭嘉之故里,长禹公路(长葛-----禹州)贯穿于东西,新修筑的许登高速公路贯穿东南至西北,郑州—石人山高速…[详细]
朱阁乡位居禹州市城北三公里处,辖29个行政村、4.3万口人、6.8万亩耕地,正在修建的“许昌-登封”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中线水利工程穿境而过,交通条…[详细]
浅井乡位于禹州市城区西北部15公里处,东邻无梁镇、古城镇,南连朱阁乡、顺店镇,西接苌庄乡,北界新密市、新郑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为禹州市面积最大的…[详细]
方岗位于禹州市西部,全镇44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45000余人。该镇是世界华人方雷氏宗亲地,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基…[详细]
花石乡位于禹州市西北部,距市区22.5公里,南与顺店相接,北与登封毗邻.全乡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748亩,辖33个行政村,268个村民组…[详细]
张得乡位于禹州市西南部,距禹州城区10公里,东邻梁北、小吕,西接鸿畅,北倚三峰山,南与郏县接壤,省道禹神、禹郏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辖38个行政村,…[详细]
苌庄乡位于禹州市西北部,距市区30公里,北与新密市接壤,西与登封市毗邻,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省道彭花路从乡政府所在地经过,建设中的许登高速公路从该…[详细]
小吕乡位于禹州市南部,辖28个村,5.2万口人。6.2万亩耕地,面积58平方公里。辖区内主要盛产小麦.红薯.烟叶.中药材.棉花.交通四通八达,豫S10…[详细]
禹州市辖乡。1968年建磨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35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2万。通公路。辖陈庄、佛山、黑沟、孙庄、大涧、…[详细]
山货回族乡于1984年12月恢复建立,全乡辖6个行政村,11800口人,其中回族人口占47%,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55亩,建乡二十一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