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郑州市 > 荥阳市 > 崔庙镇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崔庙镇

地名:崔庙镇隶属荥阳市
行政代码:410182109代码前6位:41018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1 邮政编码:450000
车牌代码:豫A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82.8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万人
人口密度:约60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万历年间,四川右布政使崔仪退休后在此择地建宅,并为其母修建一座佛堂,人称崔家庙。村因庙得名崔庙。

荣誉排行: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崔庙镇位列第843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崔庙镇位列第797名。

2014年7月,崔庙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崔庙镇隶属荥阳市,镇政府设在崔庙自然村,辖崔庙、盆窑、项沟、索坡、竹园、翟沟、石井、车厂、石坡、老庄、王宗店、白赵、王泉、栗树沟、芦庄、界沟、郑岗、郑庄、寺沟、邵寨、马寨、丁沟共22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265个自然村。全镇共有12941户,49998人,其中非农人口3767人。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另外还有壮、白、土家等民族,约占总人的0.6%。

金兴定六年(公元1222年)设乡建制,为敦义乡,隶属郑州荥阳县。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曹固堡,隶属荥阳县。1912年(民国元年)为曹固乡,至1941年(民国三十年)先后更名为荥阳县西区、第七区、第五区、第三区;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更名为崔王镇。1948年解放后,隶属荥阳第三区;建国后,1954年并县,为荥阳县第三区;1956年分为崔庙、马寨两个中心乡;1958年7月建立人民公社;1961年6月为荥阳县崔庙管理区,下辖庙子、刘河、小寨、石坡、崔庙、邵寨6个公社;1963年1月复名崔庙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崔庙乡;1993年4月,撤乡建立崔庙镇。

崔庙镇位于荥阳市南部12.75公里处,东接贾峪,南邻新密市袁庄、米村、尖山,西毗刘河、庙子,北连乔楼。经纬度座标为东经113°13'-113°23',北纬34°36'05""-34°43'17"",南北最长处11.5公里,东西最宽处12.1公里,总面积82.89平方公里。

崔庙地处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向豫东过渡地带山区边缘,南、西、北系山脉,共15条山系。地势为四面高,中部低,沟壑纵横,坡地毗连,平原散割。

全镇河流总称为索河,系贾鲁河源头段,属淮河流域,分东、西两支。东支源出新密市袁庄乡,至界河入崔庙,经芦庄、寺沟、计河,至王湾入丁店水库。西支源出新密市米村镇石坡口下的西流泉,经王宗店、白赵、陈河、七村河至丁店水库同东支汇合。

崔庙属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常年少雨,四季分明。春季冷暖无常,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同期;秋季凉爽宜人,光照充足,间或连绵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风多雨少。年均日照为2332小时,气温为14.3℃,降水675.5毫米。

历史沿革:

金兴定六年(1222)属荥阳敦义乡。

明、清时期设曹固保。

1910年属第七区(曹固保)。

1918年称西区。

1940年设崔王镇。

1944年改崔庙区。

1948年改第三区(崔庙区)。

1956年设崔庙中心乡。

1958年改为崔庙公社。

1961年复崔庙区。

1963年复崔庙公社。

1983年改设崔庙乡。

1993年改置崔庙镇。

刘禹锡公园
崔庙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崔氏家谱》记载,祖籍荥阳城北冈崔(今郑州中原区须水镇冈崔村)人氏崔仪,曾任四川右布政使(明代官名,与左布政使同执省政务,相当于今省长),告老还乡,…[详细]

盆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张氏家谱记载,本村张姓先祖张三讳海于明正德五年(1511)自广武军张(今广武镇军张村)迁此,建窑以做瓦盆为业,村因之得名“盆儿窑”,简称“盆窑”。1…[详细]

项沟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清末此地有个大响马徐万春,在沟边开有油坊,人称此沟为“响马沟”。后村取谐音简化,改为“项沟”。1958年属崔庙人民公社。1961年自胡林坡大队分出…[详细]

索坡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住索河发源地山坡上,得名“索坡“。1958年建索坡大队,以大队部位于索坡得名,属崔庙人民公社。1961年属崔庙区。1963年属崔庙公社。1983年属…[详细]

南竹园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村人种竹成园,概清中叶称竹园。1988年为避免重复,更名“南竹园”。1940年属荥阳县崔王镇。1948年属第三区。1950年属索坡乡。1956年属…[详细]

翟沟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代,村称“天门寺”。明代翟姓迁居此地南岗几条沟内,得名“翟家沟”。清代简称“翟沟”。1958年建翟沟大队,以大队部位于翟沟得名,属崔庙公社。196…[详细]

老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碾徐(今豫龙镇碾徐村)徐姓迁来建村,得名“徐庄”。愈百年,部分村人迁今“徐庄”,为区别,改称“徐老庄”。1940年属荥阳县崔王镇。1948年属第三…[详细]

石井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北部有一天然小石峡,清道光年间村民修筑成井,称石井(也称石井沟)。1958年属崔庙八一人民公社。1959年建石井大队,大队部在耿家湾,因耿家湾有一…[详细]

车场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地古有大片森林,清代人们砍伐木材以车运出,车都停于此,久之称为“车场”。以负责管理车场村相关事务而成立的自治组织,故名。1958年建车场大队,以大…[详细]

石坡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东南部与王宗店村交界处,有一长200米青石砌成的大坡,石坡村因此得名。1958年建石坡大队,大队部位于西沟,以该地有一长石坡得名,属石坡人民公社。1…[详细]

王宗店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时此地夏顶自然村有个叫王宗的人,在此开店,据此,村称“王宗店”。1940年属荥阳县崔王镇第七保。1948年属第三区。1950年属第三区白赵乡。1…[详细]

白赵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姓最早居此,建村称白家寨,为防盗匪筑寨,简称“白寨”。1958年建白赵大队,以大队部位于白赵得名,属崔庙人民公社。1961年属崔庙区石坡公社。196…[详细]

栗树沟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清代因此地沟中遍生栗树,村因之更名栗树沟。1948年属荥阳县第三区。1950年属崔庙区。1956年属崔庙中心乡。1958年建栗树沟大队,以大队部位…[详细]

王泉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王姓多,泉多,清顺治八年(1652)附近数村统称王泉。1958年建王泉大队,大队部位于王庄,沿用惯名王泉,属崔庙人民公社。1961年属崔庙区邵寨公…[详细]

芦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芦庄村是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崔庙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界沟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于清乾隆年间荥密界碑所在河沟西坡,得名“界沟”。1958年属崔庙公社卢庄大队。1960年属崔庙区范垴公社。1962年属崔庙公社卢庄大队。1980年…[详细]

郑岗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全村住户多居山岗上,郑姓居首得名“郑岗”。1958年建郑岗大队,属崔庙人民公社。1983年属崔庙乡,因体制改革,郑岗大队由此变更郑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详细]

郑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初永乐年间郑元和迁大周山之阴大石谷之间西岭处定居,成村得名“郑家庄”,民国时简称郑庄。1958年建郑庄大队,以大队部驻郑庄得名,属崔庙人民公社。…[详细]

寺沟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四年(1407)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沟中,因此地有古寺院“蟠龙寺”,建村得名。1948年属荥阳县第三区。1950年属崔庙区。1956年属马寨…[详细]

邵寨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邵姓最早迁此,清嘉庆年间筑寨于村北,得名“邵寨”。1948年属荥阳县第三区。1956年属崔庙中心乡。1958年建邵寨大队,以大队部位于邵寨得名,属…[详细]

南马寨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马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南(今计河),建寨定居,村称“马家寨”。乾隆九年(1744)简称“马寨”。1958年建马寨大队,以大…[详细]

丁沟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于南北向沟内,沟北端接东西向一大沟,地形如“丁”字,得名。1948年属荥阳县三区。1956年属崔庙中心乡。1958年建丁沟大队,以大队部位于丁沟得…[详细]


以下地名与崔庙镇面积相当:
到崔庙镇必去著名景点

崔庙镇相关名人

崔庙镇特产与美食
崔庙镇民俗文化
荥阳市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