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郏县 > 安良镇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

地名:安良镇隶属郏县
行政代码:410425102代码前6位:4104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5 邮政编码:467000
车牌代码:豫D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9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3万人
人口密度:约54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3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唐代汴(开封)洛(洛阳)古道经此,商人安亮在此开设车马店,始名安亮店,简称今名。清嘉庆年间筑寨,取安居乐业之意,定名安乐镇。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安良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4年7月,安良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郏县辖镇。1958年建安良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5.3万。辖安东、安西、安南、芦河、孔村、肖河、刘武店、酸庄、狮东、狮西、山头张、水泉寨、水磨湾、王楼、张庄、北朱洼、薛楼、赵楼、塔林坡、沟李、丁李庄、苗楼、牛村、高庙、峰刘、鲁庄、田村、王平庄、西安良、小寨、高楼、任庄、岩郭、老山薛、磨石坑、段沟、三岔沟、高门垌、高垌39个村委会。主要矿藏有煤炭、紫砂土。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烟叶、花生。乡镇企业有钢铁冶炼、铸造、陶瓷等厂。有裴里岗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有灵泉寺古迹。

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景区

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塔林坡行政村曹沟自然村。是河南省罕见的规模性八路军豫西抗日遗址,在河南抗战旧址中具有代表性。这里,伏牛山群峰环绕,野花林果遍地,环境幽僻

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纪念馆

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纪念馆位于郏县安良镇北部边缘,与钧瓷之都——神垕镇毗邻,是中原地区的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域内野花林果繁茂,多有窑洞石屋,环境幽僻,自然风光秀美,民风醇厚朴实,更有白云寨、灵泉

中共河南区第六地委六专署六军分区旧址

中共河南区第六地委六专署六军分区旧址(中共豫西抗日根据地曹沟革命旧址),1945年,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北部边缘,与钧瓷之都--神垕镇毗邻,是中原地区一个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居伏牛山群

历史沿革:

1956年设安良乡。

1958年建公社。

1984年改设乡。

1988年改置镇。

郏县文庙
芦河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芦河社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南大街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大街社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安东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唐代至清代,汴洛古道在此经过。传于唐时,有一个叫安亮的人在此开店,招揽来往客商,取名“安亮店”,日久渐成村落。后村中人口增多,有村人迁出,于村西约两公…[详细]

蜂刘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刘姓迁此居住养蜂,故名。清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年属安良人…[详细]

孔楼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孔氏祖碑》记载:明初孔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盖楼房,故名孔楼。清代属荣梨保。1929年属东区。1934年属一区。1947年属城厢镇。1948年…[详细]

塔林坡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西汉末年,王莽撵刘秀经过此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刘秀在坡上擦泥,故名擦刘坡、擦泥坡。1952年改为塔林坡。清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详细]

神前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神前村位于禹州市神垕镇南,称为神前故名。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详细]

赵楼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赵姓从禹州楼子赵来此落户,并建有楼房,故名。清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详细]

王楼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为防匪患建一座塔楼,故名王楼。清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详细]

任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任姓迁此建村,后任姓迁出,村名沿用至今。清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详细]

鲁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鲁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清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详细]

狮西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有梁姓迁至“寿圣寺”前居住,取名杏花村。清代康熙年间,寺院重修,在大前两侧置石狮一对,名“狮王寺”村名随之亦演为狮王寺。1958年析为狮东、狮西…[详细]

酸庄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周、薛二姓自焦村迁此落户,靠蓝河两岸所产的酸枣卖钱度日,后取村名“酸庄”。清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详细]

狮东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有梁姓迁至“寿圣寺”前居住,取名杏花村。清康熙年间,寺院重修,在大前两侧置石狮一对,名“狮王寺”村名随之亦演为狮王寺。1958年析为狮东、狮西两…[详细]

王平庄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初年,王平从郏县城天平街迁此建村,故名。清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详细]

水磨湾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乾隆年间,王姓从郏县城西关迁来落户,取村名“大王庄”。后因蓝河在此三面环绕水磨湾南流,故取名水磨湾。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详细]

山头张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乾隆年间,张姓从禹县柳树堂迁来,居住在小石山头,故取村名“山头张”。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详细]

水泉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水泉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刘武店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洪武年间,刘武从山西洪洞县迁至禹州—洛阳古道旁开店,人称刘武店,逐渐得村名。清代属花梨保。1929年属东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详细]

肖河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肖姓迁此河边建村,故名“肖家河”,后简称今名。明代属禹县文风里。清代属禹县。1929年属禹县。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详细]

苗楼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神垕,继迁此,后苗姓迁此落户,并建有楼房,故名。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详细]

丁李庄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丁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丁庄。明末,李姓从禹县迁此落户。1982年,更名为丁李庄。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详细]

牛村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牛姓迁此建村,并建有楼房,故名。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详细]

北朱洼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朱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由于在洼地建村,故名朱洼;因同堂街朱洼重名,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为北朱洼村。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详细]

张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张姓迁此建村,故名。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年属安良人民…[详细]

徐楼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徐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建有楼房,故名。清代属禹县。1929年属禹县。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年属安良人民公社…[详细]

田村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姓在此建村,故名。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年属安良人民公社,…[详细]

高庙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初,李姓迁居高祖庙旁建村,名高祖庙,1949年后简称高庙。清代属狮王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1948年…[详细]

高楼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代,高万召因战败躲避杀身之祸,携子高德仁等来郏县,隐居高垌。后于明洪武年间,迁到马楼,除掉马楼地痞马八子后,改村名为高楼。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详细]

岩郭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初郭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居山岗,岩石甚多,故名岩郭。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详细]

西安良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清时,由一个叫安亮的人在此开店,故得名“安亮店”。后村中人口增多,在村西又建一村称“西安亮”1937年改为安良镇,两村就分别称东、西安良。清代属安乐…[详细]

小寨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田、李、杨、文四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于今村之东南,因四周地势较高,如天然围墙,称寨子,今遗址仍存;后搬迁现址,简称小寨。清代属安乐保。1929…[详细]

安西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代安良部分人迁至安良西,故名安西。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1958年属安良人民公社,…[详细]

磨石坑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原产磨刀石,周围群众挖坑取石,渐有今名。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详细]

三岔沟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康熙年间,杨姓迁此三条沟旁建村,取名三岔沟。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详细]

高门垌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代末高姓来郏县擂鼓台山隐居,因始居土垌,故名。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详细]

高垌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代末高姓来郏县擂鼓台山东麓隐居,因始居土垌,故名。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安良镇、冢头镇。1948年属…[详细]

段沟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末段姓来此山沟居住,故名。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年属安良…[详细]

老山薛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洪武年间薛姓迁大刘山前建村,后薛姓分支迁居东北2千米处建小山薛,原村称老山薛。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详细]

邢楼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末,邢姓迁此落户,后盖楼房,故名。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年…[详细]

雷庄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雷十三迁此建村,故名雷庄。清代属安乐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七区(安良)。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四区(安良)。1958年属安…[详细]


以下地名与安良镇面积相当:
到安良镇必去著名景点

安良镇相关名人

安良镇特产与美食
安良镇民俗文化
郏县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