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骑岭乡 | 隶属:汝州市 |
行政代码:410482207 | 代码前6位:41048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5 | 邮政编码:467000 |
车牌代码:豫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0.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村庄建于土岭之上,得名骑岭庄,简称骑庄。
基本介绍:
骑岭乡位于汝州市西北部,总面积50.68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人口4.1万,地势北高南低,多为丘陵和半丘陵区。
交通便利,文化、矿产资源丰富。焦柳铁路、207国道穿境而过,县乡公路里程16公里,13个村村通水泥路。境内有庇山、黄龙山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风穴寺。怪坡、竹林庙等旅游景点也在境内。目前正在开发马庙水库——刘秀沟——纱帽山——竹林庙——旋风垛——怪坡——玉皇顶——风穴寺——森林公园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有两库(马庙水库,大张水库)、两渠(东二干渠、幸福渠)。煤、石灰岩、高岭土、砖瓦粘土等矿藏丰富。
陶瓷厂的工艺彩陶远销东北、俄罗斯等地。已形成优质小麦
荣誉排行:
2017年12月,2017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骑岭乡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安洼中岳庙位于汝州市骑岭乡安洼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安洼中岳庙为汝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日期为2017年11月14日。护范围:文物标志立在中岳庙大门东南角,东西与南北两个乡间
滕昭家族墓地位于汝州市骑岭乡王庄行政村滕茔坊自然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墓葬。滕昭家族墓地为汝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日期为2017年11月14日。保护范围:文物保护标志立在滕茔坊村南,
滕昭家族墓及碑刻位于汝州市骑岭乡王庄村,年代为明。2023年2月,被公布为平顶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7年前属临汝县汝州镇、陵头乡。
1948年属临汝县第一区。
1949年更名临汝县风穴区。
1950年改为临汝县第九区。
1956年分设骑岭乡和纸坊店乡,属临汝县。
1958年骑岭乡划入城关、尚庄公社。
1962年成立骑岭公社。
1984年改设骑岭乡。
1988年属汝州市。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很久以前,田姓始祖在此建一祠堂,名为田家祠堂。后住户增多,形成村庄,故名田堂。…[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康熙年间,王姓在此建一祠堂,名为王家祠堂。后住户增多,形成村庄,取名王堂。…[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是张姓人居住,因人多村大,故名大张。…[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代,安姓始祖由外地迁此居住,故名安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安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村处于洼地,故名安洼。…[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陈姓兄弟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分出部分村民建村,因比附近的大陈庄村小,故名小陈庄。…[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委员会位于王庄(现分东王庄、西王庄),故名。村最早为王姓始居,故名王庄。牛王庙以东称东王庄,以西称西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碑文载:明代,樊姓始祖由外地迁此定居,因村庄建在小河坡上,故名樊河坡。…[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紧靠庇山,住户原都姓王,村建在小土寨里,故名山王寨。…[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很久以前,为南北交通要道。南宋初,康王赵构迁都临安,路过此地时,恰遇河水上涨,挡住去路。有一神马驮康王过河,过河后神马变为泥土一堆。后人称此为“泥马…[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很久以前,为南北交通要道。南宋初,康王赵构迁都临安,路过此地时,恰遇河水上涨,挡住去路。有一神马驮康王过河,过河后神马变为泥土一堆。后人称此为“泥马…[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域内有雪窑西沟、雪窑东沟2居民点,故名。明末清初,雪姓始祖从外地迁居此处,当时住的是土窑,故名雪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委员会位于黄庄附近,故名。因黄姓始居、建村,故名黄庄。…[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最早范姓人居住,又因此地早年间有集市贸易,故名范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