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孝镇 | 隶属:汝南县 |
行政代码:411727103 | 代码前6位:4117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明代,该村西门有座火神庙,因火神庙失火,人称火烧店,后演化成和孝店,简称和孝。镇人民政府驻和孝,故名。
基本介绍:
汝南县辖镇。1956年设和孝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和孝、吕屯、黄寨、前王楼、林阁、林楼、后马回族村、郭庄、黄屯、小田庄、印井、赖大庙、梁岗、薛岗、新集、陈屯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大豆、芝麻、稻谷。古迹有刘备台遗址、宜春城遗址。
荣誉排行:
2023年7月,和孝镇获得2022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西汉属汝南郡宜春县。
东汉属北宜春县。
西晋属北宜春县。
南北朝时属保城县。
隋代属汝阳县。
1913年属汝南县。
1935年为九区和孝店。
1938年属四区和孝北店、和孝南店、官庄东店、马屯店、塘下铺联保。
1940年设和孝乡。
1949年属十区陈屯乡、和孝镇。
1951年属十区赖大庙、杨庄、李小庄、和孝镇、黄寨、台子寺、黄屯7乡。
1956年分属和孝中心乡和孝、台子寺、新集、黄寨乡和大田庄中心乡任桥乡,常兴中心乡王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村西有一炎帝庙,后庙失火,村得名“火烧店”。后演变为和孝店,简称和孝。…[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几户在此建村,后兴起小集市故名新集。…[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有一座唐末所建的庙,人称大庙。民国时被冯玉祥部下毁,后因村中人以赖姓居多,得名赖大庙。…[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顺治年间,薛姓从外地迁此建村,村西有一土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陈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垦荒屯田,故名陈屯。…[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邱姓始居,在村中打一砖井,故名。1979年赖大庙生产大队分出罗庄、邱井、邱寺、邱埠口、瞿庄,新集生产大队分出薛庄,建邱井生产大队,属和孝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梁姓从外地迁来在此岗上居住成村,名梁岗。…[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林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并筑修楼阁,名林阁。后村庄分为前后两庄,居北为后林阁。…[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黄姓始居建村筑寨,外圆内方,双道海子,得名黄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王姓在此建楼一座,名王楼。1981年因重名,以方位区分更名为前王楼。…[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马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和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林姓的轿夫带领两个儿子从福建迁此建村,后盖了一座楼得名林楼。…[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郭姓建村得名。1961年9月,由和孝生产大队分出郭庄、吕老、刘庄、李庄等自然村建郭庄生产大队,属和孝区和孝人民公社。1962年7月撤区,属和孝人…[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黄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黄庄。1958年在此挖出一块石碑,碑文“河南道、汝宁府、黄岗屯店”,后简称为黄屯。…[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吕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屯田开荒,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09年,有五户人家从今常兴大田庄到此落户建村,因庄小、人少故名小田庄。…[详细]
王子凤,女,1997年9月12日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和孝镇,中国女子赛艇运动员,效力于中国女子赛艇队。2018年7月29日,2018年世界赛艇23岁以下(U23)锦标赛在波兰的波兹南落下帷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