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仙庄镇 | 隶属:清丰县 |
行政代码:410922103 | 代码前6位:4109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3 | 邮政编码:457000 |
车牌代码:豫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5万人 |
人口密度:8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清丰县志》记载:该村原名新庄。传唐代此地出一仙人张果老,遂以此改村名为仙庄。后因特产草辫制品,又称草帽仙庄。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仙庄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仙庄镇位于清丰城东北20公里,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全乡有32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总人口达到3.5万人,耕地3.7万亩.
仙庄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著名的""草辨之乡"",草辨工艺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广大用户的赞誉,
仙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产品资源丰富,主产,小麦,玉米,辣椒,棉花,花生等被评为""粮食 生产百强乡"",同时坚持""科教兴乡""的战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仙庄乡交通便 利,安--台公路横穿全乡,基础设施良好,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全乡通信光缆覆盖,并开通.国内国际直拨电话,全
历史沿革:
1912年属清丰县东区。
1940年属清丰县第五区。
1949年属清丰县第三区(仙庄区)。
1956年设立仙庄乡。
1958撤巩营乡合并成立仙庄公社。
1964年改称仙庄区。
1968年复称仙庄公社。
1983年复仙庄乡。
2011年改置仙庄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街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刘家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北街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南街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当时此地有一寺院,神话传说此寺为从天而降,故取名天云寺。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于寺旁立村定居,以据寺庙名称命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赵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因其地三面靠河,故以姓氏命村名为河里赵,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以前是一普通小寨,而寨墙比较坚固。屡遭马匪袭扰,期间以凭借寨墙防御,免遭侵扰,便称为普马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周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取村名周家。…[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魏姓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二兄弟分居东西分别建村。兄在东命名东魏家,弟在西命名西魏家()。…[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贾家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明洪武年间,有左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左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明洪武年间,有赵、楼、张三姓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赵楼张。…[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齐家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有高、何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因高姓占多数,又因其靠近赵楼张、赵楼齐等村,遂取村名为赵楼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成化年间,刘姓在黄河古道大堤上建村,取村名为堤上刘。…[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原名旅店村,明永乐二年(1404),有位叫王毛的大孝子,村民被其孝心所感动,为纪念他故将村名改为王毛村,后期逐渐形成集市,遂改名为王毛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有周、孙、刘等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于此地立村。分别以姓氏取村名为周家、孙家、刘家。后因附近的旅店村有位名叫王毛的大孝子,为人憨厚、孝顺父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有周、孙、刘等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于此地立村。分别以姓氏取村名为周家村、孙家村、刘家村。后因附近的旅店村有位名叫王毛的大孝子,为人憨厚、孝…[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有周、孙、刘等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于此地立村。分别以姓氏取村名为周家、孙家、刘家。后因附近的旅店村有位名叫王毛的大孝子,为人憨厚、孝顺父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家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时,袁姓居多取名袁家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七保安为片村名。相传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在此作战。孙膑布下七个疑阵,也叫迷魂阵,战胜庞涓。后人在七个疑阵处建村,取永保平安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以米姓居住于此较早,因此得村名为米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因村旁有棵大杏树,故取村名为大杏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杨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西阳町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宋代有两户候姓居住此地,取村名候家坎。明洪武年间有宋氏三兄弟迁来定居。后因宋氏人丁兴旺,遂改村名为宋家庙,后期又逐渐演变为宋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先人由山西洪洞县迁于此地立村定居。因此地原有一座由土堆成的高塔,遂取村名为土塔。…[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有娄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娄家。后村内逐渐形成集市,遂改村名为娄集。…[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堂村原名安上,是一座古村落。明代迁民之前就已经存在。历史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最初是由楚氏族人迁至本地落户,以姓氏定村名,称楚家。…[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任氏祖先自山西洪洞县迁址于黄河流域顿丘(今清丰)正东50华里处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故名任家。…[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很久以前有董姓在此地居住,因地势较高,得名董堌。明洪武年间,司、马、赵、刘、玉、孙、任、陈、李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其周围居住,自北向南以此建有董堌司家…[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河町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有李、姜、金、孔、张、雀、王、刘、宋、丁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立村定居,后人口增多,五个村连成了一片(崔家、刘庄、孔家、前李家、金家),故…[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高家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