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辛集镇 | 隶属:鹿邑县 |
行政代码:411628106 | 代码前6位:4116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明初,辛姓首迁于此,后兴集,故名辛集。
基本介绍:
辛集镇位于县西部地区,北邻唐集乡,南邻任集乡,东与试量、高集二乡接壤,西与淮阳县境毗邻。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为57平方公里。
该镇有九沟十八洼,易遭旱涝。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梁、棉花、烟叶等。
辛集在县城以西35公里,是辛集乡政府所在地。春秋时属陈,为“鸣鹿”故地。南北朝称虎乡城,明、清两代称护厢集,民众叫大辛集。1946年10月至1947年元月为鹿淮太民主县政府驻地。永安古寺座落在村西南部,现扩建为辛集小学,并建有电影院、医院、粮管所、供销社及邮电所等。农历单日逢集,每月逢5的日期为物资交流会,为该乡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县西部主要贸易集镇之一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辛集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4年7月,辛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清代为辛集镇。
1912年为护厢乡。
1949年设鹿邑县第八区(辛集区)。
1956年撤区,设辛集中心乡。
1958年撤乡,设辛集人民公社。
1961年改为辛集区。
1965年复名辛集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辛集乡。
1990年改置辛集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辛达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辛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辛兴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辛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辛旺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辛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辛发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辛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吴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辛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夏氏族谱》记载,夏氏家族迁来此地居住,得名夏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多为皇甫姓,后建一座楼,故名皇楼。1932年修寨,得名皇楼寨。因村民习惯称皇楼,仍用原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从今鹿邑试量集迁来定居,因丁氏居多,故名丁庄,清代又另分庄,改成大丁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朱氏先祖从试量朱浦村迁至此地定居,得名小朱庄,后朱家昌盛,建有楼房,改称朱楼。…[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为焦庄,因焦姓人中有中武举者,族人为炫耀,而定村民焦庄,后来武举仗势横行乡里,作恶多端,于是被人告发受到惩罚,焦家家境败落,此后陈姓从小陈庄分居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尚姓人从太康县高朗迁移至此,且村庄较大,得名大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董楼原名“赵庄”,后来董姓人增多,赵姓人减少,董家又建了楼,群众逐渐称董家楼,后来渐渐的连村名也改称了董家楼,赵庄从此成为历史,慢慢的村民习惯称董家楼…[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苗氏迁居至此立村,故名。1949年属辛集区(鹿邑县第六区)。1956年属辛集乡。1958年为辛集人民公社苗庄大队。1983年为辛集乡苗庄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杨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杨氏族人在此建了寨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李氏迁居至此立村,原有寨,得名李寨。…[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赵氏家族从山西洪洞迁移而来,走到一座石桥处,赵氏家族决定停下休息,在此建庄,得名赵桥。…[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毛氏迁居至此立村,故名。1949年属辛集区(鹿邑县第六区)。1956年属辛集乡。1958年为辛集人民公社李楼大队。1983年为辛集乡李楼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许氏祖先迁此定居,后建有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因田姓居多,有一条集市,故称田集。…[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孟寨移民至此立村,建有寨,得名孟寨。…[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杨氏移民至此立村,原有一楼,得名杨楼。…[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住有八个姓,得名八姓营。…[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许氏移民至此立村,建有一瓦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邹氏移民至此立村,村庄内建有楼,得名邹楼。…[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氏家族迁来此地居住,且村中有一祠堂,故取名李堂。…[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蒋氏由迁居至此立村,且建有楼,得名蒋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