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试量镇 | 隶属:鹿邑县 |
行政代码:411628105 | 代码前6位:4116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36万人 |
人口密度:约7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2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北宋,著名诗人石延年与人在此豪饮,人称神仙比试酒量,故名。
石延年(994~1041) 北宋诗人。字曼卿,一字安仁。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家于宋城(今河南商邱)。延年累举进士不中,宋真宗选三举不中进士者授三班奉职,他先耻不就任,张知白劝他就职,以右班殿直改任…… 石延年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试量镇位于豫东平原,居老子故里鹿邑县西中心区域,总面积 62 平方公里,总人口 5.4 万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311 国道横穿全境,省道老沈路纵贯南北,正在兴建的许亳高速公路在此设入口处。境内基础设施齐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交叉互补,四通八达,是中原地区投资兴业的黄金地带。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试量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清代为试量镇。
1912年称试量乡。
1949年属鹿邑县第八区(辛集区)。
1954年设试量区。
1956年撤区,设试量中心乡。
1958年撤乡,改试量人民公社。
1961年改试量区。
1965年复名试量人民公社。
1983年改乡。
1990年撤乡设试量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镇北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试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建设路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试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文化路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试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镇东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试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任氏从本镇任桥迁至此地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李氏在此定居,建立村庄,故名。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1958…[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是一个小集市,双日逢集,因村民多为翟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有马、刘、李三姓,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李姓在清朝由李屯分迁至此,马姓迁来较早为老户,故名马刘庄;村民修筑土寨,为中立寨,但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来祖是李姓,名金兰,故名。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1958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杨氏自山东济南府诸城县枣林庄迁于此地,古时祖上连盖四所楼房,故称杨楼,为区分同名村庄,故名后杨楼。…[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杨姓从山东迁来,盖有楼房,故名。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崔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此地定居,后人繁多,故名崔大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孙氏家族在此建村,村东有一座奶奶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付姓居多,故名付庄。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1958年为试量…[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夏氏家族在此定居,后逢集,故称夏集。…[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时氏家族迁来此地定居,为与别的时庄区分,得名西时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程氏家族在此定居,故称程庄。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1958…[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余姓在此地建村,故名。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1958年为试量…[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金氏家族迁居至此,并在此地建立村落,为防敌修有一围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薛氏迁此建村,并在河上建有小桥,故名。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郎氏在此建村,故名。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1958年属试量人…[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李姓从外地迁居至此,村中有一个碾米磨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原名大任庄,为任姓居住,丁姓迁徙而来,后盖一栋楼,任氏渐衰,以楼命名丁楼,村庄位于试量南,得名南丁楼。…[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胡氏家族迁来此地定居,后筑寨,故称胡寨。…[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胡氏迁此定居,并盖有一座小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曹氏家族迁来此地定居,故名曹庄。1947年前属鹿邑县第八区。1947年属第五区。1949年属辛集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属试量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段氏祖先迁来定居桃园,带领三个儿子一起盖三所楼,后人丁兴旺,一分三门,因位于前,得名前段楼。…[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丁姓从山东济南府诸城县枣林庄迁居至此,定名丁庄,鹿淮公路线上建五里堆十里铺,距试量集十里,路南也有一丁庄,得名后丁铺。…[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丁氏家族在此定居,逐渐发展壮大,故名丁大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