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洛宁县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地名:洛宁县隶属:洛阳市
行政代码:410328代码前6位:410328
长途区号:0379 邮政编码:471000
车牌代码:豫C行政级别:县
人口密度:168人/km2
辖区面积:23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8.6万人

地名由来:取贯穿全境的“洛河”和长期称谓的“永宁”各一字得名。

2022年11月,洛宁县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1月,洛宁县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11月,洛宁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洛宁县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8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洛宁县名列其中。

2021年8月,洛宁县被命名河南省2020年度“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21年6月,洛宁县入选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名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洛宁县人口数量为38.6万人,位列洛阳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118位。

+查看更多洛宁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居北纬34°05′~34°38′,东经111°08′~111°49′之间。最高海拔为2103米,年平均气温13.7℃,日照2217.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东与宜阳县接壤,南与嵩县、栾川县为邻,西与卢氏县、灵宝市相连,北与陕县、渑池县比肩。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占洛阳市总面积的15.2%。自然特点为“七山二塬一分川”。全县辖18个乡镇,386个行政村,44.5万人。县城居县境东部川区地带,北依凤翼山,南临洛河水,西至中原村,东到北寨桥,总面积10.06平方公里。东距郑州195公里,洛阳89公里,宜阳县城55公里;西距卢氏县城134公里,灵宝市176公里;南距栾川县城176公里,嵩县县城90公里;北距陕县县城86公里,渑池县城73公里。境内交通干线为郑州至卢氏公路(郑卢路),其次洛宁至三门峡(洛三路)、洛宁至渑池(洛渑路)、洛宁至栾川(洛栾路)、洛宁至宜阳(宜故路)公路四通八达。县城通往各乡(镇)有班车和公交车,交通条件比较便利。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洛宁县被确定为全国对外国人开放县之一。洛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版图似灵龟翘首迎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昭历史悠久,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底蕴厚重。历代骚人墨客、学士名流在此流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富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这片土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人文历史

悠久的历史,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洛宁丰富的旅游资源。

人文资源方面不胜枚举,而河洛文化又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有饮誉中外的河洛文化标志“河图洛书”的洛书之源“洛出书处”,汉文字之源“仓颉造字台”;乐津之源黄帝乐师伶伦取竹为管之“嶰溪谷”,大禹劈山导洛之龙头山、禹门河和大禹治水遇鹿之处夏鹿台,元惠宗敇赐匾额之“洛西书院”,清帝敇修之程颢、程頣祠及其后裔总兵程福亮故居,元代朝廷所建规模最大、以英宗尊号命名的寿安山昭孝寺主持光禄大夫大司徒释源宗主云麓和尚塔;明末清初神笔王铎与其姻亲张鼎延书信往来酬答之墨宝琅华馆贴碑刻珍藏之所琅华馆;隋炀帝陵,工部尚书宋礼墓、吏部尚书耿裕墓等百余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陵墓;明末李闯王义军女将红娘子长眠山川之青冢和保存完好的多处官宦故宅和古民居,以及独具风格的古寺宇等等。仓颉是洛宁人,创造了文字。

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南渑池县及崤县,属司州恒农郡。

延昌二年(513)置南陕县,属司州恒农郡,置金门县,属宜阳郡。

西魏大统三年(537)置北宜阳县,治黄栌城,属义州宜阳郡。

后金门县废入北宜阳县。

北齐改北宜阳县为熊耳县。

北周改南渑池县为昌洛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昌洛县为洛水县。

大业元年(605)废,崤县、洛水县并入熊耳县。

义宁二年(618)熊耳县更名永宁县,同时徙治永固城。

后治所几经变迁。

金皇统初年(1142)永宁县属韶州。

正隆元年(1156)永宁县改属嵩州。

元代永宁属河南路河南府。

至元三年(1266)长水县并入永宁县,属河南府。

明清时永宁县属河南府。

1913年改永宁县为洛宁县,属豫西道。

1914年属河洛道。

1927年道废,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7年分设洛南、洛北两县。

1949年两县复并为洛宁县,属陕州专区。

1952年属洛阳专区。

1968年。

洛阳民俗博物馆
永宁街道

洛宁县辖镇。县府驻地。1979年析城关公社设镇。位于县境东部,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2.1万。郑卢公路过境。辖东关、西街、西关、凤翔4个村委会。…[详细]

王范回族镇

王范回族镇位于县城西部,南临洛河水,北依延寿山,镇区交通便利,郑卢路穿越全境,县城兴宁路、长虹路、凤翼路、洛浦路、南环路在辖区内纵横交错,全镇总面积2…[详细]

上戈镇

洛宁县上戈镇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区,东距古都洛阳145公里,距离县城55公里。全镇辖18个行政村,265个自然村,1.5万口人。拥有耕地面积5.6万亩,其…[详细]

下峪镇

下峪乡位于洛宁县西南边陲,古称柳林镇。地处洛、卢、栾三县交界,距县城55公里,西和卢氏毗邻、南与栾川接壤、东邻本县兴华乡、北与本县故县、上戈两乡(镇)…[详细]

河底镇

河底乡位于洛宁县东北部40公里处,西邻陕县,东接宜阳,北与渑池毗邻,地处陕、渑、宜、洛四县交界,古时是洛阳进出晋、陕的重要通道,地里位置十分重要,历来…[详细]

兴华镇

洛宁县辖乡。1958年设兴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4.5公里,面积168.7平方公里,人口1.8万。宜(阳)故(县)公路过境。…[详细]

东宋镇

洛宁县辖乡。1958年设东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9.3公里,面积82.6平方公里,人口2.6万。通公路。辖东宋、贾窑、大宋、小…[详细]

马店镇

洛宁县辖乡。1958年设马店公社,1964年并入长水公社,1978年析设马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24.6平方公里…[详细]

故县镇

故县乡位于洛宁县西部,距县城74公里,东邻上戈、北接灵宝寺河山,南隔故县水库与下峪乡相望,西与卢氏官道口接址。八官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故县水库、铁索吊…[详细]

赵村镇

赵村镇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东邻陈吴乡,西接西山底乡,南依熊耳山与栾川县相连,北隔洛河水与城郊、马店两乡相望,全乡34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283个…[详细]

长水镇

长水镇位于洛宁县城西19公里处,东与马店毗邻,西与罗岭相连,南隔洛河与底张相望,北依崤山与陕县接壤。地形呈“六山三涧一分川”分布。郑卢路自东而西穿乡而…[详细]

景阳镇

山底乡位于河南省 洛宁西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接赵村乡,西连底张乡,北邻洛河,南有界岭与栾川分界,洛栾路横贯南北,安虎线贯穿东西。全乡辖19个行政村…[详细]

城郊乡

洛宁县辖乡。1958年设城关公社,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公里,面积56.6平方公里,人口3.8万。郑卢公路穿境。辖苍龙庄、温庄、崛东、…[详细]

小界乡

小界乡位于洛宁县城北部,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123.1平方公里,人口11939人,全乡辖17个行政村,98个居民组,148个自然村,地形地貌以浅山丘…[详细]

罗岭乡

罗岭乡位于洛宁县城西30公里处,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120个居民小组、2230户、9700口人。总面积约15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855…[详细]

底张乡

底张乡位于洛宁县城西南19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东与西山底乡相邻,西和兴华乡相接洪坡岭,南与栾川县接壤,北和长水乡隔河相望,安虎路横穿洛河沿,磨兴路纵…[详细]

陈吴乡

洛宁县辖乡。1958年设陈昊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3公里,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3万。通公路。辖陈昊、谷圭、陈吴庙、月山…[详细]

涧口乡

涧口乡政府距县城东南12.5公里,南靠熊耳山与嵩县接壤,北依洛河同城郊乡相望,东和宜阳县张午乡为邻,西与陈吴乡相连,西陶峪涧、东白马涧、自南面北汇入洛…[详细]


以下地名与洛宁县面积相当:
到洛宁县必去著名景点

洛宁县相关名人

洛宁县特产与美食
洛宁县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洛阳市行政区划:
洛宁县导航
  • 洛宁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