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鲁庄镇 | 隶属:巩义市 |
行政代码:410181114 | 代码前6位:4101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50000 |
车牌代码:豫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5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地鲁庄得名。
基本介绍:
鲁庄古称桑林镇,鲁义姑庄,位于巩义市西南边陲,巩、登、偃三市交界处。南依中岳嵩山,北望洛北邙岭和洛川平原相连,土地肥沃,东有白云山为凭,西隔*水河与偃师相邻。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下辖29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242个村民小组,63798口人,65790亩耕地。
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昔日商汤桑林祈雨,遗址尚在。苏秦纵横六国,故里犹存;嵇含著书,子建走马,桑维翰“铁砚磨穿,不改素志”终成国家栋梁的故事流传百代,孕育出了一批政治、军事、科技方面的人才和著书立说的作家、戏曲家及书画领域的佼佼者。鲁庄交通便利、正在修建的--
荣誉排行:
2021年4月,鲁庄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鲁庄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赵城遗址位于巩义市鲁庄镇赵城村,地处巩义市西南部山区,面积10万平方米,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遗址南有赵城水库,其它三面均为农田、山沟等丘陵地带。据当地老人相传,远古时代该地有一座城,人口繁
望乡楼,位于巩义市区西南30公里处的鲁庄镇鲁庄村南100米,南为嵩山余脉,东为曹河流域,西为桑沟河,周围是民居,面积55㎡。创建于明末,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望乡楼的准确名称,众说纷纭。
五八年钢铁大会战遗址位于巩义市夹津口镇丁沟村、鲁庄镇关帝庙村、西村镇张沟村、瑶岭村,年代为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6月,五八年钢铁大会战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
嵇含墓位于巩义市鲁庄镇鲁庄村北,年代为晋,类别为古墓葬。2009年6月,嵇含墓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邢村遗址位于巩义市鲁庄镇邢村东,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9年6月,邢村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古名亳丘、桑林镇。
为纪念“商汤祷雨、六事自责”,更名“六庄”。
后因鲁义姑故事改称“鲁义姑庄”,简称“鲁庄”。
鲁义姑的故事有两说:一说晋、十六国时期,石勒攻破洛阳,河南太守邓伯道带妻、儿、侄逃命,行至六庄,追兵渐近,邓将子绑在树上,带妻、侄逃去。
邓子被逃难至此的鲁姓姑娘所救。
乱后,邓任尚书右仆射,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称道。
邓打听儿子下落。
鲁姑娘闻讯,义还邓子。
村遂改称“鲁义姑庄”。
另说南北朝时,一鲁姓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鲁义姑为救侄寄子桑林的传说得名鲁义姑庄,简称鲁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称苏秦庄,因村南有苏秦墓而得名,后演称苏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鲁义姑为救侄而寄子桑林,行至此仍思念儿子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南有战国名人斜里谷冢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七保斜里庄(李家沟、罗彦庄)后为第七区(鲁庄区)斜里庄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斜罗…[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南有宋将军罗延冢而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七保罗彦庄(李家沟、斜里庄),后为第七区(鲁庄区)罗彦庄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斜罗…[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住户较多而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七保李家沟(斜里庄、罗彦庄),后为第七区(鲁庄区)李家沟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王李行政乡。…[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时为南郡,实为北宋之南城军,因坐落在景山之南而得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李姓兄弟迁至村南的高地上建寨成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汉桑弘羊居此,且域内有干沟河,故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十一保桑家沟,后为第七区(鲁庄区)桑家沟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南桑行政乡…[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东后庄、西后庄、后沟、东栗林、西栗林五个自然村,合称后林。…[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土地改革期间,因所辖冯寨、杨寨、原良寨、原良四个自然村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春秋时为胥靡邑。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遂名曰萧相庄。明称小斜庄,清称萧宿庄,民国称萧相,后演变为小相,聚居形成的自然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原居村西三华里的西黄庄,为避乱东迁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十六国时后赵大将军石碌率兵驻此镇守轩辕关,时称赵将军城,后简称赵城。…[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邢姓从偃师邢家寨迁此而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十六保邢村,后为第七区(鲁庄区)邢村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1956年为赵城…[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称梁家窑,后李姓渐多,改称李家窑。为与西村李家窑有别。曾称南李窑。1980年定名李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多姓张而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十七保张庄。1948年4月后为第七区(鲁庄区)张庄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张关行政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居民点附近有一座关帝庙而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十七保关帝庙,后为第七区(鲁庄区)关帝庙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张关行政乡。1…[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片多王姓,多住窑洞而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后为第七区(鲁庄区)王窑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王李行政乡。1956年王窑划给登…[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丁沟、东峪两个自然村组成合称丁峪。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1948年4月后为第七区(鲁庄区)丁沟行政村。1956年属赵城中心乡丁峪高级社。1958…[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曹河片村之一部,后来分里外两村,因相对在外部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曹河片村之一部,后来分里外两村,因相对在外部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五座小山顶,而得名五顶坡。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一保五顶坡,后为第七区(鲁庄区)五顶坡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1958年属鲁庄公…[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坐落在白云山西南山坡,地形似一伏虎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侯地东部而得名东侯。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一保东侯,后为第七区(鲁庄区)东侯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东侯行政乡。1956年为侯地中…[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四大诸侯所在地而得名侯地,又因侯地在南边而叫南侯。…[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上古舜的四大辅佐名臣皋陶,稷,契、伯益的坟墓在此地。侯地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地方。因位于侯地北部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侯地西部而得名。1948年4月前属嵩麓乡第三保西侯(安头),后为第七区(鲁庄区)西侯行政村。1952年属第七区(鲁庄区)西安行政乡。1956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曾称安头镇。传村南古时有个安乐寺,村北系一大渚,原是水旱码头,合成安头。…[详细]
星神鸡蛋产于巩义市鲁庄镇,皮为绿色,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