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巩义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巩义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新华路是1964年县城迁址新修的城区道路,因新华书店在此而得名。街道因路得名。 [详细]
  杜甫生于巩义葬于巩义,杜甫路为纪念杜甫而得名。街道以路名。 [详细]
  巩义为北宋皇陵所在地。宋景德四年(1007)曾析巩、偃、登各部分置永安县,北宋永安陵等皇陵位于道路两侧,路因此得名。街道因名。 [详细]
  孝义古称枣园。《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载:“相传田真兄弟三人分财。共议破荆树。明日荆树枯死。兄弟感而合财。遂为孝门。地以此得名。”传东汉章帝闻知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事,御书“孝义”匾褒奖,村遂改名孝义。街道因此得名。 [详细]
  紫荆路因“田氏三兄弟哭活紫荆树”的传说得名。《续齐谐记》:晋朝孝义住有田姓一家,兄弟三人田广、田真、田庆兄弟与欲分家产。其夜庭前紫荆便枯,三人被感,复又和好如初,相亲相爱。他们的孝心义举感动天地,紫荆枝叶复又繁茂,从此有孝义地名。杜甫歌颂家乡的诗句中也有“风吹紫荆树”之名句。起“紫荆”路名,有“家和万事兴”之意。街道因路得名。 [详细]
  原名泥河,因刘河、水头河、玉仙河三条河流在这里汇合,雨季道路多泥泞而得名。清乾隆年间此村逐步形成巩县、荥阳、汜水、密县四县交界处的集市贸易中心。集镇周边村庄谷子种植面积较大,集街经营粮米的店铺不少,小米生意相当红火。加上当地居民马姓颇多,马忌路泥难行,马吃米料发膘。道光年间村中有人提议修改村名,士绅相商,因“泥”“米”音近,称呼方便,遂改“泥河”为“米河”。 [详细]
  小关原为郑洛古道上的一处关隘,因和虎牢关相比规模较小而得名。又因地处山区,另称山小关(和河洛镇的滩小关相对)。 [详细]
  原名缸窑沟、琉璃庙沟,1919年村内士绅受孙中山思想影响,更名新中至今。 [详细]
  据竹林《李氏家谱》记载:明正德初年,李姓先祖自今鲁庄镇赵城村迁居此地,因所在山沟两山生长竹林,以竹林沟作为地名。随着人口繁衍和外迁人口逐步增加,在竹林沟周边近旁形成若干自然村片。后把竹林沟和附近的几个村片合称竹林。 [详细]
  传明末有郅姓迁此,称郅圪垱。郅姓窑头上有一棵大山榆树,故又称大榆树。后人口增多,土地开发,河道变宽,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谷地,山谷为峪,遂名大峪沟。 [详细]
  河洛指黄河与洛河,镇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故名。 [详细]
  镇政府驻地在1963年前为巩县县城,南有陇海铁路巩县车站,称东站镇,习称站街,镇以此得名。 [详细]
  原称桥西村、西孝义店。明初康姓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在洛河码头开办饭店,人称康家店,简称康店。后康店演为村名。 [详细]
  地处后寺河出青龙山口靠北,与南山口相对,故名北山口。 [详细]
  西村古称许村。北宋乾德元年(963)营建皇陵,设东、西两个加工作坊,该作坊在西,称西作坊,演称西作村,简称西村。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