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箐山县 | 隶属:伊春市 |
行政代码:230725 | 代码前6位:230725 |
行政区域:黑龙江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58 | 邮政编码:153000 |
车牌代码:黑F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37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7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镇 |
地名由来:
2019年6月由带岭区和铁力市朗乡镇合置,以境内大箐山得名。
基本介绍:
新设立大箐山县,由原带岭区和原属铁力市的朗乡镇合并而来。总人口9.62万.
大箐山县(箐:读音qìng,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伊春市南部,西连铁力市、东接南岔县、北邻乌翠区。境内有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带岭分学院;县内交通方便,绥佳铁路横穿境内,是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主干线。有带岭至佳木斯、带岭至伊春等公线路贯通。总面积3674.87平方千米,人口9.63万,县政府驻地位于原带岭区。
下辖1个街道、1个镇:带岭街道、朗乡镇;境内有26个林场所、1个农场:大青川林场、东方红林场、秀水林场、永翠林场、明月林场、红光林场、北列林场、南列林场、寒月林场、环山林场、英山林场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大箐山县入选。
2022年12月,大箐山县被认定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箐山县人口数量为5.77万人,位列伊春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黑龙江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0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717位。
2020年6月,大箐山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东北抗日联军片区)。
历史沿革:
先秦时代,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肃慎族(满族的前身)活动生息的地方。
唐,属河北道黑水都督府。
辽,属东京道女真五国部。
金朝定都上京以后,归属上京道蒲峪路管辖。
元,属辽阳行省水达达路。
明,属奴儿干都司。
清初,为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后,先后归呼兰城守尉,呼兰副都统和呼兰府管辖。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置汤原县,带岭地属之。
东北沦陷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实行街村制
因境内“达里带岭”山脉名称而得名。达里带岭为满语,系磐石的意思。…[详细]
1951年属汤原县南岔区,1962年改朗乡公社,1980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64公里。面积2772平方公里,人口7.4万。绥佳铁路过境。辖胜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