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百宜镇 | 隶属:乌当区 |
行政代码:520112107 | 代码前6位:52011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50018 |
车牌代码:贵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806人 |
人口密度:约9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政府驻地位于百宜村百宜街上故而得名。因大百宜张姓祠堂有匾百忍堂,示子孙百事宜忍,以此为处理之道,百宜由此而得名。后经演化,引喻天地人合一,百事皆宜之意。
基本介绍:
2013区划调整:乌当区作出决定,撤销新场乡、下坝乡、百宜乡建制,改设新场镇、下坝镇、百宜镇。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划不作调整。
百宜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面,乌当区北部,地处南明河下游,距贵阳市53公里,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天园区)和乌当区行政中心45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含2个民族村),92个村民组(含19个民族组)。平均海拔1330米,气候温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具有明显的高原性气候特点。百宜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态资源丰富,境内无工业污染源,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背景值均达国家二类标准,被贵阳市确定为“无公害
荣誉排行:
2022年6月,百宜镇入选第二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录。
2010年10月,第一批贵州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百宜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百宜红军烈士墓位于百宜镇沙坝村,年代为193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4年10月5日,百宜红军烈士墓被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废保,甲置行政村。
1952年,贵筑县划为十一区,属贵筑县第八区拐九乡、第九区百宜乡、沙坝乡、蜡鲊乡。
1956年,并小乡为大乡,属贵筑县水田区拐九乡、羊昌区百宜乡。
1957年11月,贵筑县划归贵阳市。
1958年2月,贵阳市置乌当、花溪2区,属乌当区;同年7月,今乡境内建有百宜、友谊、蜡咋、红旗等农业生产合作社。
同年年底,废乡成立东方红公社。
1959年,2东方红、红专、灯塔3公社合并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子里的田地中因河流冲击的沙土含沙量多,此单多以河谷和山地间小坝子为主,故名沙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百宜:又称白泥场,百宜街。因早年附近村民曾先后以大小百宜为乡场集市,因大小百宜地理位置不居中,人们赶场不便,于是就在两者中设置集市,后村民陆续在此建房…[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场上:又称水头王寨,水楼、水头寨;因早年此地曾经为村民赶集市场所在地。…[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寨子座落于早年通开阳县大羊场(龙岗镇)道路侧,因道路崎岖多拐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寨子侧早年通往开阳县羊场(龙岗镇)要道,寨子坐落于一小河湾拐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拐九又称拐九寨,因为该地为通往开阳县(龙岗镇)的道路弯曲盘旋,寨子坐落在第九道拐弯处,故名拐九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后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为红旗生产大队,1983年,改制人民公社体制,红旗生产大队改为红旗村村民委员会,并至今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寨子因早年村民以罗姓人家为主,即寨子村民广为罗姓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寨子坐落于四面环山一地处坝子,坝子与四面上坝高低落差大,又因“落”与“洛”同意,此寨子人已习惯将寨子称为洛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