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江乡 | 隶属:永福县 |
行政代码:450326205 | 代码前6位:450326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0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37万人 |
人口密度: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龙江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境内龙江河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龙江乡人口数量为1.37万人,位列永福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
2017年12月,龙江乡上榜广西2017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2017年7月,农业部认定龙江乡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永福罗汉果)。
基本介绍:
龙江乡位于永福县的西北部,东与临桂县茶洞乡和两江镇交界,南邻苏桥乡、桃城乡,西接百寿镇和融安县雅瑶乡、板榄乡,北靠临桂县黄沙乡。南北相距42.5公里,东西相距22.5公里,面积为401平方公里,政府驻地龙山村,距离县城33公里,公路行程49.5公里。
全乡辖丹江、上维、龙隐、保安、驿马、龙山、西河、兴隆、双江、仁合10个行政村,150个村民小组,4407户,22813人。
经济以林业为主,兼营农业,是我县主要林区,也是自治区林区之一。全乡有林面积38.6万亩,木材蓄积量约1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7%。
罗汉果年产量7000~8000万个,是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百寿县。
1949年元月,设龙江乡,属百寿县。
1950年12月,龙江乡改为第四区。
1952年8月,划归永福县,为第九区。
1961年5月,设龙江公社。
1984年7月,龙江公社改龙江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村后山形似龙,故名。1933年龙山、江口2村,属西河乡。1950年并入板坪村,属龙江区,后属百寿县第四区。1952年改龙山乡,属永福县第九区。195…[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鱼梁、东垒两村合并时取名“仁合”,其意是“仁义的联合。…[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双江流经得名。该江由两条支流汇成,故名双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兴隆路口,故名。1947年兴隆村,属永福县龙江乡。1952年改设兴隆乡,属永福县第四区。1958年改兴隆大队,属城关公社。1962年改兴隆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于西河首段,村以河名。1933年为里旺村,属西河乡。1950年江口村部分辖域(今上牛河、下牛河等自然村)并入里旺村,属龙江区,后属百寿县第四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朝初期,此地为驿马站,故名。1933年为驿马、板坪2村,属保安乡。1950年周村部分辖域(今周村自然村)并入驿马村,属龙江区,后属百寿县第四区。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年间(1851-1861),此地成立自卫团防,保护地方治安,故名保安。…[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维,传清嘉庆年间(1796-1820)韦、许两姓人家在此建村,韦氏建于许氏的上面,故名上韦,后改称上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境内三条山脉若隐若现形似潜龙,故名龙隐。…[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境内有丹江流经故名。1933年为丹江村,属保安乡。1950年属龙江区,后属百寿县第四区。1952年与龙隐村合设龙隐乡,属永福县第九区。1955年属…[详细]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龙江乡龙山村是中国罗汉果人工栽培的发源地,种植罗汉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龙山人大力发展罗汉果生产,将这一传统产业打造成该村一村一品建设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村种植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