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兴宁市 > 永和镇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永和镇

地名:永和镇隶属兴宁市
行政代码:441481107代码前6位:441481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000
车牌代码:粤M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09.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48万人
人口密度:22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以永久和气之意取名永和,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永和镇人口数量为2.48万人,位列兴宁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3位。

2020年2月,永和镇被授予2019年度广东省卫生镇(县城)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兴宁市辖镇。1949年建永和区,1950年与径心区合并为永径区,1957年析设永和乡,1958年改公社,1978年分为永和、三枫、湖乡三个公社,1983年合并复为永和区,1989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城区10公里。面积109.6平方公里,人口4.7万。205国道贯境。辖大成、新岗、黄塘、成鹊、沙坪、石陂角、军社、新中、中心岭、新廉、新明新、华岭、华峰、永星、永生、蓝排、长安、锦洞、长新、仁里、三枫、老社、林场、夜明、铁马、崇新、湖尾、新寨、七层、大平、板子、振兴32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加工纸扇为主。境内有1座22万伏变电站。农业主产水稻,盛产优质茶叶、竹和杉、松木。

文化旅游: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是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集旅游、休闲、体育、度假综合性产业园区。按“一心、二态、三性、四版块、五个一”之理念打造。“一心”即以客家花灯文化为中

永生文蔚第

永生文蔚第位于兴宁市永和镇永生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永生文蔚第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79年,兴宁县辖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43个。

今永和镇境地分属永和、湖乡、三枫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3年11月,兴宁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撤社设区建乡规划》,决定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设区公所28个和镇1个。

今永和镇境地属永和区公所(湖乡、三枫并入)。

1987年6月,根据广东省政府《关于对兴宁县撤销区公所设置乡(镇)建制的批复》,兴宁县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撤销29个区(镇

+查看详细永和镇历史沿革>>

神光山旅游区
永和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古时此地原村民生活很和睦,后因财主的诡计,利用姓氏争地扩势,挑动群众械斗,幸得人民觉醒。报知县太爷调解,不再争端。以永久和气之意取名为永和,故名。…[详细]

成鹊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成岭上,鸦鹊岗两个大村民点各一字组成,故名成鹊。…[详细]

沙坪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兴江河流经其间,因河道弯曲,经常决堤成灾,冲积成许多沙丘和潭角,称之为“沙潭”,通过水利建设,“沙潭”逐渐变成沙坪,因而起名为沙坪村。…[详细]

新中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在成立生产大队时,因处永和圩中心得名中心大队。后在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乡同名,改称新中,故名。…[详细]

永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和龙寨、细坑袛、石古寺3个村合并,取永宁乡的“永”字,三寸的“三”字命名,方言“三”与“生”谐音,把“永三”写成“永生”,故名。…[详细]

永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旧时在马大池村合并而成立“永新大队”(永新村的范围是将石古寺和大池窝合并)永新大队时取永宁乡的永字和新分大队的新分大队的新的含义而命名的,后因本区…[详细]

华岭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成立大队时由原来的华峰村和马岺村组成,两村各取一字得名“华岺”,后简写改称为“华岭”,故名。…[详细]

华峰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成立前隶属石峰堡,解放后当地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中华的“华”字和石峰堡的“峰”字起名华峰村。…[详细]

仁里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整村的村民善良,有仁义道德,故名。1949年称仁里村农会,1950-1957年称仁里大队,1963年-1986年称仁里乡,1986年后称仁里管理区,…[详细]

长安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前该地有黄泥寨山寨,安有五谷神坛,因地形所处山坑狭长,起名长安寨。后改名称“长安村”,故名。…[详细]

蓝排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先蓝姓在此居住先,建的房子都是沿着路,两边建立,呈排状,故名。…[详细]

锦洞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环境青山环绕,景色秀丽,生活如意,含意锦绣河山,故起名“锦洞”。…[详细]

长新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其村庄坑塅长的“长”字含义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新”字,命名为“长新”,故名。…[详细]

林场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市林业局在该村南蛇岗成立林场而得名。1950年之前归属三乡,1958年改为林场大队,1999年改称林场村委会。…[详细]

湖尾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四周群山环抱,状似湖泊而得名。…[详细]

新寨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落地形狭长,此地集中了几个寨合并一起以新联合之意得名“新寨”,故名。…[详细]

板子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板子岗原是通往梅县的岗口,每逢圩期、石马、宝山等地担卖木板的人到岗上都要歇息,使整个岗放满木板,故名。…[详细]

振兴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因希望村庄强盛、兴盛,励志之意得名。故名。…[详细]

崇新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建国初期,分别从松坪村、龙颈村的崇本小学与聚星小学中各取一字组成“崇星”,后又写成崇新,故名。…[详细]

大成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大成社”,是纪念“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宇,后人简称为大成,故名。…[详细]

石陂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枫河从东直流该村附近,在河道转弯处建有一陂头,故名。…[详细]

廉峰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新廉村和华峰村合并为一个村,取两村“廉”与“峰”字,得名廉峰,故名。…[详细]

三枫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时村附近有三棵年久的大枫树,故名。1951年称三枫乡,1963年为三枫生产大队,1978年公社化称三枫人民公社,1983年为三枫乡,1991年成立…[详细]

夜明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处山谷地带,相传这里银矿丰富,夜晚会发出亮光,故名。…[详细]

七层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一山咀有露出地面的七块大石板,每块石可晒一担谷子,称之为“七贤”。“层”与“贤”方言谐音,故称为“七层”。…[详细]

永和镇名人

张学龄

张学龄 (1889—1911年),兴宁永和大成乡人,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张少年聪敏,志趣不凡。年稍长,从师习经史,博览群书,文笔纵横。时清末政治腐败,风气萎靡。他目击伤心,暗下决心,以改革为己任

陈坦

陈坦(1911—1989年),兴宁永和大成人,原铁路运输高级法院院长、新中国铁路政治工作领导人之一。少年时陈坦就读于兴民中学,任学生会主席。1927年加入共青团,任黄大冈村支书、永和团区委书记、兴宁中

张中

张中(1907—1990年),原名张佛湘,兴宁永和大成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张中在嘉应中学加入共青团,翌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永和区委书记。1929年赴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还有12个地名与永和镇同名:

查看全部13个永和镇>>



以下地名与永和镇面积相当:
到永和镇必去著名景点

永和镇相关名人

永和镇特产与美食
永和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兴宁市行政区划: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