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良井镇 | 隶属:惠阳区 |
行政代码:441303109 | 代码前6位:44130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2 | 邮政编码:516000 |
车牌代码:粤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04万人 |
人口密度:4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良井镇原称鸡卵水;相传在清代,前锋村附近有一口水井的井水清澈如镜,长流不息,味甜爽口,能治百病,故取名“良井”。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良井镇人口数量为3.04万人,位列惠阳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基本介绍:
良井镇原称鸡卵水;相传在清代,前锋村附近有一口水井的井水清澈如镜,长流不息,味甜爽口,能治百病,故取名“良井”。
良井镇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惠州、惠东、惠阳(淡水)三角中心点,海陆空交通便利,广汕公路,惠澳大道,潮莞高速公路,省道357线,良白公路及惠州机场等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有连接省道357线与良湖工业区及乌惠澳大道的良湖大道等,成为了联接惠州地区几大交通干线的中心枢纽。
良井镇总面积72.0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委和1个居委会,共222个村(居)民小组,常住人口36191人,外来人口5000人。
良井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以“文化之乡”饮誉东
文化旅游:
矮光村坐落于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惠阳区良井镇,是革命老区之一,距惠州市区不到20公里,距淡水城区1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然景观宜人。在这里,你不仅可看到宛若桃花源般的田园风光,
历史沿革:
清同治九年(1870年),良井地方属望助社约堡。
民国二十至三十六年(1931—1947年),属第四区。
1950年,属平潭区(五区)良井乡。
1951年11月,属第十区(良井区)。
1957年12月,称良井乡。
1958年10月,属永湖公社。
1959年2月,从永湖公社分出,为良井公社。
1962年4月,属永湖区山井公社和良井公社。
1963年2月,称良井公社。
1984年,改名良井区。
1987年1月,良井撤区设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在明末清初,当地有一口水井(今山井村),井水充足,清澈如镜,并能治百病,故取名良井…[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长满松树,松元同时也是一个村小组的名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自“新时期文化”的含义,期待村里多涌现文化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进村似进洞,有进无出,又因土质肥沃,种出的粮食像黄金般的金盈,故名。…[详细]
矮光村隶属于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临近永良公路,距惠阳城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惠阳区革命老区村之一,总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13个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此地早期由白姓居民居住,故名。相传五华县横坡镇迁此定居,1999年6月成立大白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下有口井,村民聚居于此,形成村落,后与附近几个村组形成山井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在大跃进时代,从秀村,黄峰岭两个村名中各取一字为村名,称秀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初叫全丰,取自全面丰收之意,后因同音,演变成前锋,故名。…[详细]
大湖洋村位于惠阳区良井镇东部,方圆3.8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100亩,总人口1642人,共420户,村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或…[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先祖耕种租用官家的田地,连居住的地方多是官家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由二个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良井镇北部,由几个村联合组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祖先在此定居时就建有四角楼一座,故人们习惯称此村为楼角。…[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下文《关于理顺我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通知》及有关会议精神,(粤发﹝1999﹞14号),由惠阳市良井镇委员会发文《关于撤销管理区设立…[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期因客家围龙屋村民先来此定居生活,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龙塘原属惠阳县马安乡,后分为新塘和龙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背先祖原在本村上下塘村民小组居住,前面有一条大沥,沥上有座石桥,村民耕种要到桥的北部区,所以人们称这座桥的北面为桥背,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