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优胜镇 | 隶属:和平县 |
行政代码:441624105 | 代码前6位:441624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2 | 邮政编码:517000 |
车牌代码:粤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5.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400人 |
人口密度:6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有一片油竹林,曾名油竹坝。建国后改称优胜圩。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优胜镇人口数量为7400人,位列和平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4位。
基本介绍:
优胜镇在和平东北部,面积115.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万亩,有林地面积12、9万亩,为县林业镇之一。珍稀动物有穿山甲、雉鸡等,矿产有稀土、珍珠岩等。优胜河斜贯全境,总落差近300米,水能藏量居全县第二位。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5760万人,95%为农业人口。2003年农业总产值3857万元(现行价)。优胜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小水茶种植面积达936亩,年产近2万公斤,其芳香甘滑,驰名粤北。
历史沿革:
明、清时代,优胜属广三图,时称黎坑方。
民国初期,据说因很久以前此地盛产过油竹,一度将它改名油竹坝,油镇,划入三民乡管辖。
新中国成立初,称优胜乡。
1958-1960年,先与下车、长塘合称浰东公社,后分出优胜公社。
1987年,复名优胜乡。
1994年,改称优胜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委员会位于上陵镇街道上,故名。解放前叫上陵街,2002年设立上陵镇街镇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前属优胜管辖,从优胜分出,故名。1965-1982优镇大队,1982-1984优镇乡,1987-1998优镇管理区,1997设立为优镇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子新建时合并了周边的几个小村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子位于一个水潭的上方,故名。于1984年由新联管理区分为上潭管理区,1999年管理区设立为上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石村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优胜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河一条,其河里多为河石,故名。1949年前叫油竹,解放后为优胜乡石坝村,九十年代为优胜镇石坝管理区,2000年设立为石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阳明均通仙女石水源头小溪流至我村经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子是优胜镇的第二个村子,故名。优二原称“福龙村”,1968年后成立优二大队,1982年改称为优二管理区,1995年后撤销优二管理区,1999年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解放前,有人第一天到田地浇水时随意在河里捕鱼到有几条甜鱼,先人就以甜起名为甜鱼寨,当时是甜鱼满江的鱼米之乡,故名。…[详细]
何先觉(1923~1979),优胜镇人。民国29年(1940)考人四联中学,次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初中毕业之后,组织上安排他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直到家乡解放。期间,曾先后在古寨、贝墩
陈明(1914~1949),优胜镇人。出身贫苦家庭,19岁时被抽壮丁在国民党军队当兵,一次战斗中被日寇炸伤右腿,被硝烟熏坏眼睛,退伍回家。后-加入国民党联防队。民国36年(1947)东江游击队一次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