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坝镇 | 隶属:和平县 |
行政代码:441624101 | 代码前6位:441624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2 | 邮政编码:517000 |
车牌代码:粤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7万人 |
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原称大浰。过去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都有群众前往烧香求神,热闹一时。因交通方便,农产品丰富,解放前摊贩店铺较多,市场兴旺。做生意的人认为是个有利可图的集墟,后改名大坝,故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确定大坝镇为2021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创建单位。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坝镇人口数量为2.17万人,位列和平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2021年1月,河源市文明委授予大坝镇2020年度河源市文明镇称号。
2020年8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大坝镇榜上有名(猕猴桃)。
基本介绍:
大坝镇位于和平县东北部,毗邻和平县城,东邻优胜镇,南依阳明镇,西接热水、浰源镇,北靠上陵镇。是和平县革命老区镇。
全镇总面积175.37平方公里,大坝镇政府内设党政办公室、农林水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农业服务站、统计站、安监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水利管理所、乡道所;下辖坪溪、石井、石谷、鹅塘、合水、汤湖、上镇、高发、半坑、水背、超田、老镇、石陂、金星、龙狮15个行政村和1个街镇居委会,总人口约4.27万人。
大坝镇有丰富的农业特色产品和矿产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其中超田
文化旅游:
和平汤湖温泉度假村是由深圳市富贵集团公司投资逾亿元的集温泉、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健身、商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度假村,地处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位于忠定公路和平路段,距粤赣高速公路和平县出口
曾源故居位于和平县大坝镇鹅塘村。曾源(1917~2008),原名曾镜湖,和平县大坝镇人。1938年10月在中山大学入党。早年,曾任中共和平县委书记,东江纵队第六、第七支队政委,护航大队政委兼
黄华明故居位于和平县大坝镇新田村。黄华明,原名黄道冠,1920年1月出生。1939年9月,在和平参加抗日救国宣传工作,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后分别任中共大坝区委书记、县
嘉禾岗围龙屋——位于大坝镇高发村,典型的客家民居在和平县大坝镇高发村嘉禾岗,有一座围龙屋,因为历代人才辈出,风光独好且蕴含着不少传奇故事,不仅为和平人津津乐道,而且在河源也较为知名,它就是—
中共和平县委旧址(大坝)位于和平县大坝镇高发村大坝中心小学。1939年春,中共和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派曾源负责在大坝地区开展建党工作。曾源先后发展了教师游书芬、丘汉荣和学校附近的进步青年王
历史沿革:
大坝,古称大利坝。
民国时,称大坝,归大同、大成两乡管辖。
1957年,设大坝乡。
1960年,改称大坝公社。
1987年,改为大坝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街道社区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相传很久以前田金龙村水口有两座山,其中一座像龙形一座象狮子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个叫金星的老人是革命烈士,本村为纪念此人更名为金星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土改后,地居和平河的黄沙河支流,称黄沙乡,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黄沙大队,称大坝人民公社,1999年撤区建村,设立为石陂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背后有一条大河流,且水源充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这里赵姓居住,后来赵姓人走了,田姓人在这里居住取名为超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建立管理区叫上镇管理区,1999年设立为上镇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古以来有天然温泉,水温达80℃以上,且长期不干涸,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合水村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言,曾有人在此地的池塘里养殖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和平解放前后称大同乡,1958年称属为人民公社,下属为大队,即石谷大队,1983年公社转为区公所,大队转为乡,1987年区公所转为人民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因村中有一口天然石井,故名。1956年设石井乡,到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制,下设大队为石井大队,到1983年撤镇人民公社所时下设为石井乡政…[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势平坦,四面环山,且有清澈的小溪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大坝街分路至半坑,东西两面都是丘陵山头,中间是河,沿边是路(现在水泥路)里程到半坑5.5千米,即中间一截,正好读坑一半,故称半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解放前高发村分为三个村,瑞心、江夏、嘉禾,解放后三个村合并为高发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老镇村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黄华明(1920~1997),又名黄道冠,大坝镇人。出身农家,生性聪慧,勤奋好学,毕业于广东省老隆师范学校。民国24年(1935)于和平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追求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青年抗
袁云蔚(1904~1953),和平大坝镇人。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中大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军事政治深造班高级组深造。学习期满后,被任为梅州烟酒印花税务局局长。任职期间,不以权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