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船塘镇 | 隶属:东源县 |
行政代码:441625103 | 代码前6位:441625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2 | 邮政编码:517000 |
车牌代码:粤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3.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万人 |
人口密度:1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船塘地名:因四面高山,坐落在椭圆形盆地中,圩镇旁从前又有一口大塘,形似“船”,故名“船塘”。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船塘镇人口数量为3万人,位列东源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2017年7月,农业部认定船塘镇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板栗)。
基本介绍:
船塘镇地处东源县北部山区,龙川、和平、连平三县交界,是一个老、边、远、穷山区。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户数12553户,总人口62772人,总面积203.3平方公里,山地有林面积17.8万亩,是东源县第一大镇。 全镇有耕地41803亩,其中水田30997亩,有劳动力27010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3145人。 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山区镇。 200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镇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动摇,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实施小城镇发
文化旅游:
中共九连工委扩大会议旧址位于东源县船塘镇流石村(白竹坑)龙颈。1948年6月,中共九连工委在河西船塘流石白竹坑召开会议。黄松坚、梁威林、严尚民及魏南金、钟俊贤、郑群、黄中强、吴毅(曾志云)、
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船塘老围活动旧址位于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1939年1月,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简称“东团”)在惠阳淡水成立,团长叶锋、副团长刘宣。“东团”第五分团(即河源团)30多人
河西革命烈士纪念公园位于东源县船塘街镇畲寮岗山顶上。该园建于1959年,是为纪念解放战争中在船塘一带光荣牺牲的欧阳朋、谢映光等44位烈士而建。面积约5000平方米,大门有“河源革命烈士纪念公
船塘老围保卫战遗址位于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1946年春,国民党陈善芬一营武装进驻船塘“清乡”、“扫荡”。2月2日(农历年三十除夕夜)敌军数百人全副武装“围剿”老围村,搜捕共产党员、民兵、农会
东江公学旧址位于东源县船塘镇船塘小学。1949年3月,中共九连地委根据香港分局和粤赣湘边区党委的指示和要求,在河源船塘创办了九连地区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东江公学。东江公学设在船塘逸仙
萝溪书院遗址位于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西。辛亥革命时期,该书院创办人欧裕才之子欧阳俊、欧阳伟兄弟俩曾跟随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闹革命,欧阳俊被任命为东江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病故后其弟欧阳伟被任命为东
历史沿革: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属河源县永顺都许村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二区,称船塘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成立河西区行政委员会,成为河源县革命游击根据地之一。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属河源县人民政府第一区,称船塘乡。
1958年,成立船塘人民公社。
1978年,船塘公社分为船塘、三河、黄沙3个公社。
1983年,撤公社改称为船塘区。
1987年,设船塘镇。
1988年,隶属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驻地船塘自然村而得名。1994年成立船塘街道管理委员会,1993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船塘居委会,此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黄沙自然村而得名。1978年6月从船塘公社析出,2003年又并入船塘镇,并成立黄沙居委会,此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三河自然村而得名。民国25年(1935年)称河源县第四区三河乡,1949年称河源县第一区三河乡,1958年称船塘公社三河乡,1961年称三河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称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四面高山,坐落在椭圆形盆地中,地形似“船”,该地附近原有一口水塘,形状也似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从前以李姓为主而得名。1958年分高坑、育新、二联、华新四个大队,1983年改置合并为李田乡,1987年称李田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主体房屋是明朝中期所建的大围龙屋,故称老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铁子坑周围,铁子坑又称铁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许村村是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正德年间,老围村先行筑起围墙防盗,新寨村继而也筑围墙防盗。先者为老,故称老围;后者为新,故名新寨。…[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最早称榴石,因有石榴子树出名。后又因李田村小溪从该村内流过,水清澈,石头可见,故改名流石。…[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漳溪河流经过该村中间地带,弯弯曲曲像一条龙,两边为小山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村时该处有一处小山坡被当地人称为风水宝地,意“靓”,方言“靓”“岭”同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居民希望集体(群)庄稼丰收,简称群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从前有一架水车,人们经常在此打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河流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每逢下雨,河水变黄,瘀积的沙也是黄色,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一条由大湖五禾流向黄沙河的小水河并与黄沙河交汇,小河方言称为小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山青水秀,粮食年年丰收,取“青”“丰”二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大部分村民都姓朱,人称化名“猪古”代取“主固”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体贯连,多条山坑交汇,又因村民祈福美好生活而取名福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位于船塘河、漳溪河、公白河三条河的汇合处而取名三河。…[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建村时第一户人家所建的房子为竹楼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山高林密,水源丰富,气候温和,宜种水稻,年年粮食收成好,积粮满仓,“粮”“良”同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建村时位于满是石头的山岗之下,故名。…[详细]
欧阳俊(1885~1913),河源县船塘老围人。少年聪颖,有神童之称。光绪末年,他考入惠州中学,后由良师挚友朱执信、梁镜球推荐加入同盟会,一面求学,一面从事革命。中学毕业后,考入两广高等学堂(广雅学堂
欧阳波(1920.7~2004.11),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5年考入龙川一中。1937年11月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赴省立梅州中学读书,同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1年考取桂林
欧阳涛(1918.9~2004.11),河源县船塘流石村人。1938年,他在车田中学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党组织派欧阳涛任船塘区委(即河西区)委员,负责青年和-工作,不久,被派到灯塔
欧阳轲(1924.3~2002.7),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8月考入老隆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通过同乡会组织成立粤剧团,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底,欧阳轲与刘波、刘国
欧阳伟(1889~1915),别号铁庵,河源县船塘老围人,欧阳俊胞弟。1914年孙中山寄手谕予欧阳伟,勉励其“继其尊兄遗志”,并委任欧阳伟为东江国民军副司令。欧阳伟立志报国,参加反袁,不惜变卖祖田,筹
欧阳标(1918~2003)原名欧阳汝岑,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知名人士欧阳仲琴长子。1940年10月,在省立梅州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1944年,经党组织同意在广西考入湖南宁乡北平民国
欧阳霞(1924~1963),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龙(川)、和(平)、河(源)边境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建立后,他参加游击队。老围村欧阳×凡曾是船塘乡反动乡长,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