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塘尾村 | 隶属:石排镇 |
行政代码:441900104213 | 代码前6位:441900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9 | 邮政编码:523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粤S | 行政级别:村 |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村名单发布,塘尾村上榜。
2022年1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确定塘尾村为2021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单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村名单,塘尾村榜上有名。
2012年12月,塘尾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07年5月,塘尾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绍:
石排镇塘尾村位于东莞市东部,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村内道路四通八达,太和中路、石岗大道、李横路三条大道穿过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塘尾村内的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环境生态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于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村落布局严谨,保存完整,房屋类型多样,建筑风格兼备,岭南特色浓郁,是明清时期岭南建筑的典型,为南粤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塘尾村目前正在加紧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对古村落的维修保护,逐步开发古村落,打造出具岭南特色的塘尾古建筑群。
塘尾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文化旅游: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古村内共有书院19间,古榕树21棵。李氏宗祠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围墙,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塘尾明清古村落对研究明清时期珠
塘尾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于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维修是1999年。门外左右各遗旗杆夹,乃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二进
宝卿家塾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建于清代。坐西向东,总面阔8.61米,总进深9.43米,占地面积约81平方米。院门为八角形红石框门,屋分三间,左侧为厨房,中屋设0。宝卿公讳钰,字
亮德书房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建于清代末期,由塘尾李氏四房李礼佳建造。坐北向南,三间二进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0.55米,总进深11.29米,占地面积约119平方米。右侧开门通天
乐平书房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清代由村人李乐平兴建。二层楼阁式建筑,坐北向南,总面阔15.97米,总进深8.97米,占地面积约143平方米。正面开三门,内部壁画精美,彩画、木雕
梅菴公祠:塘尾上班李氏十二世祖李梅菴的家祠。始建于明万历前间,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装修。坐北向南,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首进设二塾台,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宽9.88米,长14.3米
历史沿革:
1951年,属埔心乡;1952年,属埔心大队管辖;1978年,从埔心大队分出,成立塘尾大队;1983年改为塘尾乡;1987年改为塘尾管理区;1999年改为塘尾村委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塘尾村附近有塘尾古村落、塘尾李氏宗祠、宝卿家塾、亮德书房、乐平书房、梅菴公祠等旅游景点,有莞香、麻涌香蕉、东莞荔枝、莞草、东莞千角灯、石龙麦芽糖等特产,有东莞木鱼歌、东莞咸水歌、庙会(茶园游会)、东莞龙舟制作技艺、东莞赛龙舟、东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