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昌马镇 | 隶属:玉门市 |
行政代码:620981108 | 代码前6位:62098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7 | 邮政编码:735000 |
车牌代码:甘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7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37人 |
人口密度:约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相传薛仁贵西征在此牧马,立名昌马。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大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 薛仁贵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玉门市昌马镇地处祁连山西麓,四面环山,是一个天然小盆地,东、南、西三面分别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安西县接壤。昌马乡原名昌马湖,疏勒河从其境内奔腾而过,因水草茂盛,相传为唐代名将樊梨花饲养军马之地,故名“昌马”。
昌马乡属沿山冷凉灌区,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7万亩,法定耕地面积20741亩,草场面积45.7万亩,农村人均耕地5.1亩。全乡平均海拔2100米,年均无霜期92天,降雨量789mm,年均气温3.9℃。全乡辖区有5个村,现共有12个村民小组,1221户农户,3910人(农业人口),党委下属10个支部(农村支部5个,机关和街道支部5个),全乡共有党员331人(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昌马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肉羊)。
2020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昌马镇为2019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西汉时,置天陵县。
西晋时,设有新乡县,均治昌马。
北周时,并会稽、延兴、新乡为会稽县。
隋时,改会稽县为玉门县。
唐时,为樊梨花割据,西有寒江关,关在石包城。
此后虽有变更,但均沿属玉门。
1949年以前,为玉门县昌马乡。
1949年,设玉门县昌马区。
1953年,又分上窖为上窖、戈壁2乡。
1955年,撤区并乡,设上窖、下窖、西河3乡。
1956年,下窖乡并入西河乡。
1958年9月,成立东风公社;同年11月,东风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势形同峡谷,又临近水库,村民在附近定居生产生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地名叫清水沟。以泉水丰富,水草茂盛,湿地较多而形成湖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昌马镇“小昌马河”上游地段,取发愤图强、力争上游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小昌马河流经此地,附近村民定居形成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昌马镇东部一块低凹平坦土地上村民定居而形成的聚落,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