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坪镇 | 隶属:武都区 |
行政代码:621202123 | 代码前6位:6212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027人 |
人口密度:约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黄坪镇因乡政府曾驻黄家坪自然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武都县辖乡。1958年建黄坪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部,甘泉河上游,距县城82公里。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0.9万。有公路接略(阳)武(都)公路。辖赵坝、丁家里、李家峡、杨雾沟、蒋家湾、钟家湾、陈家庄、张坝、老蒿川、楼房坝、黄坪、石家阳坡、苟家山、石塄、崔家里、照村、成家坝17个村委会。地处深山峡谷中。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盛产红芪、当归等。
历史沿革:
北魏时,属赤万县管辖。
西魏时,属武州万郡。
北周时,万郡并入武州,赤万并入福津。
元代,入阶州。
清末,属八旗里。
民国二年(1913年),属下四区旗里。
1949年12月前,属甘泉、福津乡的一部分。
1950年6月,为黄坪乡,属第六区。
1952年11月,属第七区。
1953年1月,并入甘泉区。
1955年4月,并入三河区。
1958年10月,黄坪乡改为黄坪公社。
1983年12月,黄坪公社改黄坪乡。
2018年,黄坪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峡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最早张姓人居多,地势较平坦,故命名为张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该村最早黄姓人居多,地势为山上平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楼房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最早蒋姓和芦姓人多,故命名蒋芦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最早丁姓人居多,故名。1950年建政时为黄坪乡丁家村,1955年划归康县,合作化时组建丁家初级社,后转为高级社,1958年组建黄坪公社丁家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最早钟姓和李姓居多,故名。旧属康县碾坝乡草川保,解放后属碾坝区草川乡钟家湾行政村,合作化组建碾坝乡钟李初级社后转为钟李高级社,公社化武康合并组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苟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阳坝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最早赵姓人居多,地势较平坦,故命名为赵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家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川地长满蒿草,故而得名。旧属甘泉乡黄坪保,解放后属碾坝区草川乡老蒿川行政村,1955年划归黄坪乡,复归武都,1958年公社化组建为黄坪公社老蒿川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务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有陈姓居住的陈庄和王姓人居住的王庄,因陈庄和王庄合为一村,故叫陈王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成坝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