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党乡 | 隶属:寿宁县 |
行政代码:350924209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99人 |
人口密度:约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上党村先定居,下党村在上党村的岭尾,故称。又一释为:下党旧称党川,因溪水川流不息而得名。
基本介绍:
下党乡位于寿宁县西部,东近托溪、芹洋,南靠平溪,西邻政和,北接浙江省庆元县。全乡有9个村委会,51个自然村,1310户,6995人。全乡总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8.5万亩,耕地面积7176亩,茶园2500亩。海拔300—1045米(乡政府所在地410米),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雨量1514mm,山高、林广、田少、人口密度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是宁德地区四个特困乡之一,也是省定贫困乡。
1988年建乡以来,下党的发展得到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给予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和倾斜照顾,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先后兴办了水、电、路、
荣誉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5年3月,被认定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2024年1月,下党乡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3年12月,下党乡被命名为2023年度福建省森林乡镇。
2021年5月,下党乡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1年12月,下党乡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高级版绿盈乡村(乡镇)。
2021年9月,下党乡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文化旅游:
鸾峰桥,是寿宁木拱廊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位于寿宁下党乡下党村南,清嘉庆五年造,也称下党桥。1964年修缮。北面桥堍建在岩石上,南面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7.6米,宽4.9米,孔跨37.6米,南
历史沿革:
唐武德六年(623年)属长溪县。
宋政和五年(1115年)属政和县。
明景泰六年(1455年)属寿宁县政和里八都二图六甲。
民国25年(1936年)属平溪区下党联保处。
1949年7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成立,8月属平溪区,10月属第三区(平溪)平溪乡。
1950年6月建下党乡属第三区(平溪)。
1956年2月属芹洋区。
1959年3月设下党大队属平溪公社。
1961年5月设下党小公社属平溪区。
1965年7月设下党大队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上党村先定居,下党村在上党村的岭尾,故称。又一释为:下党旧称党川,因溪水川流不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下党村之上方得名。又一释为:迁居时祖宗迁在外洋,后又由周姓祖宗迁到一层的田洋上,故称上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吴姓定居,靠西称吴西山,后简为今名。又一释为:西山村处溪涧之西,因此得名西山。…[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为坑中有石槽,故名。明洪武十年(1377),吴姓由浙江省庆元县上标村迁居海坑,后从海坑再迁入槽坑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蔡姓从托溪黄潭…[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屏峰村房屋沿河而建,对面有山巍峨笔挺,直插云霄,犹如一道天然屏风,山顶上有一村庄叫“屏峰”。因地势矮于屏峰村,又与屏峰村照河相望,所以村庄取名为“下…[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先祖肇基时,此地盛产葛藤,故名。1936年属溪源保。1950年属尤溪乡。1958年9月属芹洋人民公社。1961年葛垅设立大队属溪源人民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土地肥沃,旧称“肥坑”。传说原先人会飞,又称“飞坑”。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在村中树立寿宁县界碑,此后就称碑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处溪较上端,始居杨姓,故名。杨姓由福州马石山庄到张坑,又由张坑迁至沙潭。明嘉靖四年(1525)杨姓由沙潭村迁杨溪头村。清嘉庆年间吴姓从碑坑村迁杨溪头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坐落在山岗之后,故名。村中主姓范,由庆元县荷地村迁入。在寿宁建县前,峡头村属政和县管理,旧称政和里十都。建国后,峡头曾作为小公社辖峡头、大坑、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于碑坑东南山坡上,故名。碑坑山村始祖沈学道、沈学乐从碑坑村迁入,至今有150多年。1949年前属托溪区峡头保。1953年划归平溪区碑坑乡。195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