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峰尾镇 | 隶属:泉港区 |
行政代码:350505103 | 代码前6位:35050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05万人 |
人口密度:约459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峰尾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候周德兴经略闽省海防,设卫置所,以备防御倭寇侵扰。
基本介绍:
峰尾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东南沿海突出部(俗称峰尾半岛),是闽南著名的侨乡,渔乡之一,于1999年8月正式成立,辖区有8个行政村,总人口5.5万人,陆域面积1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千米,可利用浅海滩涂面积600公顷.峰尾镇地居要冲,海陆交通四通八达,港阔水深.历史上的峰尾曾是一个集海洋捕捞,码头航运和海上贸易于一体的重要港口,被称为闽南四大渔业重镇之一.。随着福建炼一体化项目的启动,泉港城市中心迅速向东扩展,给处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峰尾镇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峰尾将成为对外开放更活跃,更富吸引力的投资开发热土。
-历史沿革
峰尾本是个半岛,峰尾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间,规格较小。隆庆壬申
荣誉排行:
2023年5月,被确定为2024年度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峰尾镇上榜。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峰尾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郭厝村隶属峰尾镇,东临湄洲湾,北接福炼生活区,是泉港著名的回族人民居住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郭氏始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时值唐末闽王王审知开发福建,郭斌、郭质兄弟二人避难入闽,初居长乐,
东岳庙位于峰尾镇诚峰村。这里北障沙格,南近黄峰,与兴化吉口、湄洲诸岛互为犄角,自古就是一道海防要塞。明洪武廿年(公元1387年),为御倭寇侵扰,筑石构城垣,即峰尾城,城东旧城顶高阜,筑有烟墩
诚峰东岳庙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诚锋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和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坐北朝南,由山门、戏台、两廊、大殿等
郑氏宗祠(峥嵘种德堂)位于峰尾镇峥嵘村,年代为明崇祯七年(1634),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诚峰刘氏南门祖祠位于峰尾镇城峰村,年代为1786年,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峰尾区域划归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期归属越地。
在秦时为“闽中群”,在东汉时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在隋时为闽州(今福州),在唐时为武州(今南安),至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拆划晋江东北16个里置惠安县,领辖三乡。
峰尾属惠安县东北城山乡。
庆历八年(1048年)惠安县为18个里,当时的“城山乡”(原惠北)领辖崇德、德音、光德、待贤、民苏5个里,峰尾属“德音里”。
元贞元年(12
诚峰村,地处湄州湾南岸,是一个沿海突出部,是峰尾镇镇区所在地,是峰尾镇经济、商业、文化、交通中心,全村总面积三平方公里,总人口11986人。诚峰村党总…[详细]
【人口面积】渔村面积一平方公里,东接台湾海峡,北与莆田秀屿港隔海相望,南临前亭村,西靠诚峰村。全村有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常住户2440户,常住…[详细]
【人口面积】村居住总面积 0.878 平方公里,东至海边,西与上楼村交界,南与峥嵘村交界,北与诚平村交界。共有14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626人,常住…[详细]
【人口面积】上楼村位于峰尾镇政府所在地西南侧,东与前亭村交界,南与峥嵘村接壤,西至联岩村,北连诚峰村,与郭厝村对望,交通十分方便快捷。村的西侧沿海大通…[详细]
峥嵘村位于湄洲弯西岸的峰尾半岛南隅,东北、北和西三面分别与前亭村、联岩村、奎璧村接壤;东、南和西南三面临海,与莆田的湄洲弯半岛、惠安县的净峰半岛、东岭…[详细]
郭厝村是泉州市泉港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回族),位于湄洲湾南岸沿海突出部,未来石化港口城市中心,全村总人口10153人(其中学区、医院及汉族人口102…[详细]
【人口面积】村居住总面积0.8968平方公里,东至上楼村交界,西与郭厝村交界,南与奎壁海交界,北与诚峰村林场交界。共有11居民小组,常住人口4617人…[详细]
【人口面积】本村据林氏宗祠记载,始于元朝末年进入衍居至今。于1984年设立生政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分别为奎璧自然村、庄厝自然村、西宅自然村、后引自然村…[详细]